第3章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于谦一天有一天回家,路过山中一个地方,看到一些石匠正在煅烧那个石灰石。17岁的于谦当时很有感慨,当即就创作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歌,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满天。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我们其实很多人都很熟悉,对不对?但是大家不知道这首诗其实是有多种版本流传下来的,版本非常多。主要是在最后那一句啊,有的是说粉身碎骨浑不怕,有的是说全不怕,这还不是关键的区别。还有的是说这个浑不惜,有的是说全不惜。这个浑和全没有太大差别,浑然就是全然的意思。但是说这个不惜和不怕有区别吗?还是有点距离的,你不怕更白话一些,更毅然决然一些,所以我们在这首诗里头更能看到那个全然不惧、浑然不怕,毅然决然的一个年轻人的形象。而不是看到石灰石的形象,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年轻人的心。所以平常生活中我们大多口耳相传的时候,基本上还是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那我们说于谦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不过才17岁啊,怎么就有这种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勇气和胆气呢?这里要说到一个教育学上有名的话题,叫皮皮格马利翁效应,还有叫自我期望效应和自我验证效应。自我期望自我验证叫起来比较方便容易的那为什么叫皮克马利翁呢?这是源自于一个古希腊的传说,说皮克马利翁是一个人是古希腊传说中塞浦瑞斯找上了一个王子,虽然很有才,只能要找个帅。他最喜欢的一件事,他热爱艺术,最喜欢的一件事是什么呢?雕塑雕刻。后来有一次雕刻了一座石像,雕刻完了之后出问题了,不可自拔了,生病了,什么病呢?相思病啊,因为他雕刻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他雕刻完了之后,居然一下子爱上了自己,用刀与石的灵感创作出来的这个石像。但是我们说他毕竟爱上的是一个石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石像。这个爱越执着,这种爱越没有希望,对不对?但是是在皮格马利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对这个雕像的陪伴、期待、凝视注视。在这个之下,奇迹终于显现,有一天这个被禁锢在石像中的女子居然走入生活中来了。这个美丽的塑像居然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女子后来就成了皮格马利翁的的妻子,这段美丽的爱情终于得以实现。所以我们要总结一下,什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呢?用一个成语来总结叫心想事才能成,心想事成是吧?你不想,你不信,你怎么成呢?用一句哲理来概括一下,就是只要你有信念啊,你就能获得力量,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给你自己力量。用一个教育学的理念来概括一下叫什么呢?最大的教育,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其实是一种自我的教育,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哎,所以什么是皮格马利翁的效应呢?就是在一种自我期望的作用下,在有一种自我心理的暗示下,确定人生的目标,坚守人生的信念,以取得去实现自己所期待的成就和未来。所以于谦那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实是一种什么自我信念的展示,就说明这个阶段他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期望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有一种强大的信念,要矢志不渝的坚守这种人生的目标。在这种希望之下,于谦对人生形成了一种崇高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我们现在叫什么呢?叫人生观。说老实话,于谦17岁就形成了自我的人生观,我觉得这非常非常重要啊。我回想一下我个人形成人生观的这个阶段,那会我都二十几多了这都算比较早的了,所以于谦在这种强大的自我期望的作用下,在这种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下,表现出了远低于那个年龄的勇气和胆识。所以他才来在杭州城里才会有了这样卓尔不群啊,毅然决然的一位求学威龙啊。但是我们又要问了,那么这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于谦身上他是怎么开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