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十三
(李朝元著)
“请大家发表意见。”李济苹总裁主持召开资金筹集会议。
原来,李济苹总裁口口承诺的资金问题,竟然埋伏在这里。这是作为总裁的他和属下智商的博弈。
“职工集资吧!”
“那能集多少钱?每人10万,一二得二,两千名职工一共才2个亿,还不一定都拿得出。”
“银行贷款。”
“欧华集团公司的资产组成的内幕银行很清楚,负债也超过了警戒线,再贷恐怕很困难!”
“即使能够再贷,也不过三、四亿。”
“在社会上搞集资!”
“你不怕违法!”
“在全市范围寻找企业参股。”
“那要对欧华集团公司进行改制,改成股份制企业,不过那样的话我们的利润就得按股份分红了。”
“还有一个,就是把职工的房产拿来抵押贷款。”高庆法副总裁点子就是多。
“你是不是疯了,这样的事你也想得出!”工会主席董荣丰寸步不让。
“让他讲,这不是想办法吗?多一个点子多一条路!不要压制别人的意见。”总裁李济苹出言制止。
“职工房改后的房产证都还没有下发,正是个好时候,拿出去抵押几个亿就出来了。”多办主任胡椒给高副总裁添了一把柴。
“要抵押职工房产是要每个职工签字画押的!如果项目亏损,银行要收回职工房子,风险太大,职工不一定干。”工会主席董荣丰说。
李济苹总裁:“那好办,因为我们的项目一定挣钱,这是个前提,给职工说明,再把预期收入作一下宣传,我们是守信用的,职工在这方面是尝过甜头的,不怕职工不干。”李济苹总裁埋伏的谜底就在这里,他是等待大家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能提得多深、多广。解决问题够的能力就有多深、有多广。现在大家把问题推到峰尖,他顺势把它接过来,再以实践的例证推出去,问题最终就这样解决了。
一份又一份宣传简报雪片般发到职工手中,然后像春天的风信子在社会传开,传到职工的亲朋好友,也传到清江市诸多企业老板的耳朵里。
职工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们不止一次得到的高额回报足以让他们再度疯狂起来。而社会上,清江发电公司职工的工资收入、股份分红,明里的、暗里的,早就让他们垂涎欲滴。这一下好,向社会公众集资,向外部企业参股集资,不管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对此深信不疑,蜂拥而至,唯恐落下自己。
本来打算职工内部每人集资十万,余下再对社会自然人集资或法人参股、控股,这下好,职工踊跃入股,并要求加大入股数量,集资数额比预计的乐观得多。于是,只能将自然人定向集资方案暂时一放。一方面考虑申请社会自然人集资获批的难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审批的时间。如果审批时间拖上它一两年,辅助工程开工时间和后续资金到位就要受到影响。
停止社会自然人集资的消息传了出去,职工家庭一时间高朋满座、亲戚挤满,存折、现金都拿出来要求帮忙,请求以职工个人的名义集资入股。于是职工每人三十万五十万集资款排队交上来。受到集资热情的启发,清江发电公司决定放弃欧华集团公司股份改制的打算,铤而走险对本市欲参股控股的企业直接进行融资。
最棘手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清江大学烟气脱硫脱硝专利合作项目、海水淡化项目、粉煤灰利用项目、煤渣利用项目无一例外的因资金优势顺利洽谈、合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