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王家祖上本是南朝世家,号称“五代四相”,出了不少高官,每代又有不出仕的子弟精研儒家典籍,是连获南朝幽帝和怀帝称赞的“儒学世家”。
可偏偏是这样一个家族,在三十余年前,牵涉到了南朝的“睢王叛乱”一案之中。数百口族人都被元帝下狱,只有当时担任汝阴太守的王端父子三人趁乱渡江一路逃到了西燕。
当时在位的皇帝还是今上的祖父隆晔帝,隆晔帝酷爱南朝文化。接纳了王端父子。此后三十年,王家恩宠不断,一路成为了西燕最负盛名的文官世家。
要问一个王家子弟,是读书重要还是武艺重要,答案自然不言而明。
可谢家本来就是武将出身,谢峰的父亲谢森十六岁就与西羌一战成名。而谢峰虽然有一个出身文官家族的母亲,但看他之前的所作所为,总是要走武将一途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拿此话来问王礼时,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王礼时自然不会被他几句话怼回去,温和地道:“如谢将军这样的国之栋梁,自然是文武兼备。我辈后生,能在一途有所进益就很可贵了。”
陈舒青这次是真的点头了,说的太好了!教育,就是要因人而异。要不孔老夫子伟大呢,他可是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并亲身践行的教育家.
谢峰这次也是真看到她点头了,忍不住瞪了她一眼。陈舒青一时只觉莫名其妙,想要回蹬,又自付前世今生年龄加起来是谢峰的三倍了,怎么能同他一般见识,硬生生将一个白眼转成了仰天发呆。
“碰”的一声,却是陆修晴将白铜刚刚送上来的茶盏重重放在手边的案几上。她遭到谢峰拒绝,心中本来就有气,又看他与陈舒青“眉来眼去”,更让她心烦意乱。
在她想来,谢峰即使遭到了她的鄙弃,也不能在秀水这样的穷乡僻壤随便与不相干的女子来往。
谢峰从小和她一起长大,哪里看不出她生气。在谢峰心里,原本是将陆修晴当作妹妹一般疼爱的,不成想一朝大梦初醒,原来对方只当自己是个累赘。
只是于他本心,越是不在乎的人,越要以礼相待。因此看到陆修晴这样,他反而平静了下来,微微一笑,顺着王礼时的话道:“王大公子所言甚是。无论文武都可以做陛下的臣子,为国尽忠。只是我往日顽劣,莫说什么栋梁之材了,恐怕在旁人眼中只是一块朽木罢了。而今想要从头悔过,却想要留在老家,认认真真读读圣贤之书。”
“老家”两字一出,王礼时不禁皱了皱眉头。
谢森的确是从秀水起家,一路成为西燕的著名将领的。谢家在秀水的平水镇上也有一些祖业。
其实昨天父亲王焕已经告诉他,如果谢峰是留在平水镇读书,那他就不必插手。但是如果谢峰提到一个叫做鲁家屯的地方,那么即使他和陆修晴不能将谢峰劝转,王焕也会自己出手的。
他不知道父亲有什么具体的谋划。也不明白鲁家屯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异之处。
于是王时礼试探着问:“你是要在平水镇读书吗?”
不等谢峰回答,陆修晴不满地道:“平水镇那么小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名师?就是秀水——”
她猛地想起,无论秀水如何,总是谢峰的故乡,她方才如此随意褒贬,已经惹得谢峰不快了。陆修晴并不想激怒谢峰,遂转圜了话道:“主要还是表哥一个人留在秀水,让人不放心。”
谢峰笑着道:“我在秀水住了一月,身康体健,神清气爽,倒没有什么不适。而且,我想要留在秀水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此地有名师,可供我拜访。陈小姐,您上次说的方举人的书院离此地不远吧?”
陈舒青看着他们几个人打机锋,忽然意识到,想要谢峰回京的似乎并不是他的父亲,看起来倒像是其他人打着他外祖母的旗号来行事。
和土生土长的西燕古人不一样,陈舒青来自现代,并不认同那种大家族式的教育方式。原本她觉得谢峰执意要留在秀水不过是孩子顽皮,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但如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这一刻,她的内心犹豫了。
她不觉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异乡是一件合适的事。但谢峰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吗?
原本方举人只是她拿来搪塞谢峰的话,此刻她完全可以含糊过去,然而想到昨日他那样认真地对自己说“我来帮你”,她心软了。
心头百转千回,实际只是一瞬间的事。除了秦兴昉注意到她的手握了又握,其他人都一无所觉。陈舒青道:“方举人的书院距离白木书院不过一箭地,此处街坊凡有想读书的,都可以去附学。方举人学识渊博,人品方正,是秀水人人敬仰的长者。”
陈舒青并没有夸张,方举人虽然是陈泽成的竞争对手,但本人的人品和学问都无可置疑。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学生投奔到他门下。
当然,在陈舒青的心里,还是自己的父亲更胜一筹。只不过学问一道,有时候也和运道有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