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秦王护子良苦心
好的吧,想象之中左拥右抱的香艳场景并未出现。毕竟现在还是大白天,如果传扬出去,恐怕会造成不良影响啊。
两女齐心协力,一脸严肃地规劝了乔松一通,令他内心充满了愧疚感,好像自己犯下了天理不容的罪过一般。
不过嘛,玩笑归玩笑,重要的正事还是得办的呀。乔松今日将巴清叫来,不是为了训斥她的,而是有正事和她商议。
当看到手中的情报后,巴清的面色变得极其难看,刚才那丝暧昧与被雪女撞破后的尴尬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极出奇的愤怒。
“蜀中之事,确实超出了本君的预料之外。这次平定叛乱,暴露出的问题相当多。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虞渊一族对蜀中的渗透太厉害了。
你手中拿着的这些名单,全都是虞渊一族控制的富商,他们几乎占据了巴蜀地区财富的四成之多!这些富商把控着粮食、矿产、运输等等各个领域,为虞渊一族的叛乱提供了充足的物资支持。”
“是妾身失职。”巴清再度认错道。
这份名单之中,居然有十几个人都是巴清这次去往巴蜀之地需要重点接触的商贾。
之前与他们交涉时,这些人答应得非常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转身他们就去支持叛贼了!
换句话说,作为大秦商会的首领,她竟然被这些狡猾的商贾戏弄了一番。
更糟糕的是,她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些人和虞渊之间存在着关联。
乔松摇了摇头,挥手说道:“虽然你确实负有一定责任,但这并非全是你的过错,更多的是国府政策的失误。”
众所周知,商人向来唯利是图,这是永恒不变的法则。
根据文信侯府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商人实际上早已被虞渊一族暗中操纵,手中握有他们的把柄。甚至还有些商人,根本就是虞渊一手栽培起来的。因此,他们临阵倒戈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人心难测,若仅仅寄希望于商人的操守,希望他们能和国府站在一起,那就有些痴心妄想了。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国府对待商人的政策上。
“君上,这……”巴清很是不解:“妾身愚钝,还请君上解惑。”
乔松沉吟了片刻,方才开始解释。
在大秦,货币的发行、矿产资源的归属以及盐铁行业的经营等等各个领域,都不是由国府独自垄断经营,各地豪商,权贵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
任何稍具金融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种放任自由、肆意扩张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弊端与缺陷。
就拿乔松这位封君来说,北地和陇右两地的所有矿产都是属于他的,他可以任意开矿,冶炼,铸币而不受约束。换句话说,只要乔松敢狠下心,他就可以依靠着两地拉起一支大军。
有权,有钱,有人,这几乎与诸侯无异。
回顾历史长河,朝廷首次收回铸币权并实行国家专卖制度,可以追溯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同时期,盐铁业也被纳入国家专营范围,矿产资源等产业亦在此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武帝推行的多项政策措施,使得封建时代的各项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
正因为如此,后来人们戏称的“一龙二凤三猪”并列成为千古一帝,其实是从多个层面来评判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成就。
然而,在当前所处的时代,这些权力并不专属于国府所有,这导致了众多豪商巨贾的涌现。更糟糕的是,这些豪商往往难以受到有效控制。
乔松试图将矿产资源收归国有化,但他与卓氏之间的谈判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乔松的这一举措直接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蛋糕,卓氏根本不敢顶着风险投入大秦商会的怀抱。
他们非常怕背后身中七刀,而自尽而亡。
这其中涉及的绝不仅仅是那些富商大贾们,还包括他们背后撑腰的权贵势力。
“所以,这一次蜀中豪商支持虞渊一族叛乱,的确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他们的叛逆之举,也为本君提供了一个变革的借口。”
听到变革两个字,巴清心里便是咯噔一下:“君上,您是打算……”
乔松把玩着手中的玉琮,淡淡的说道:“当年商君在渭水河畔斩杀抗法之徒,鲜血染红了滚滚渭水,方才有今日之大秦。
可见凡变革之举,必然血流成河。
今日大秦一统天下在即,昔日之法难以适应今日之天下,自当行变革之举。”
平静的语气,却让两女感到了一阵令人心悸的杀意,一时间,二人仿佛看到了尸山血海,看到了白骨累累。
“君上,需要妾身做什么?”良久,巴清开口道。
她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
乔松道:“先不着急,今日是和你打个招呼,暂时不需要你做什么。但是,国府的政策出来之后,需要你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