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秦时颂乔松 > 第138章 儒门武学多繁杂

第138章 儒门武学多繁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为卫道之术?

即护身之术。

后世有一句话很有道理,读书是为了和人讲道理,而拳头,是为了让人坐下来和自己讲道理。

话糙理不糙,这个道理放在当前这个架空世界,尤其的重要。毕竟,喜欢和人讲道理的诸子百家几乎都是一手捧书,一手握剑。

在邯郸之时,乔松向荀夫子提出要往北地边塞一行,荀夫子便提出了习武一事,并给了乔松一点时间来考虑。

从邯郸到雁门郡,这一路走了九日,如今老师再度提起这个问题,乔松已经没有了刚开始得知习武的兴奋,而是冷静了不少。

一旁的玄翦听到卫道之术的时候,便向乔松告了声罪,说是去查看一下周围的护卫情况,便起身离开了火堆,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举凡大派,对于其核心要义都是看的极其重要,一般来说都会通过种种手段来进行保密。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密语,专有词汇,故作高深,严加看护,慎重传法等不同的手段。

就好像后世一些佛道的武功,经常会将佛经道经中的一些词汇融入进去。如果不学法,不解真意,仅凭一本秘籍是无法获知真正的秘法的,贸然去练往往会出岔子。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这是门派立身之本,再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同样的道理,儒家虽为显学,但也只是指的其学问愿意向普罗大众公开,而非其独有的武功。

玄翦身为武者,知晓接下来的话已经不是他能听的了,是以早早的告辞离开。

目送玄翦离开之后,乔松并未马上回答荀夫子的提问,而是态度诚恳的请教了起来:“老师,学生曾听惊鲵提起过,但凡诸子百家高深武学,必然和学说紧密结合。

是以,先读书,后习武。

儒家自孔夫子以来,越加兴盛之余,各脉分支也越来越庞杂,相互间理念也各有不同,学生又该学什么为好呢?”

“的确。”荀夫子赞同的点了点头:“自先师孔子创立儒家以来,以仁为儒家理论核心。然,自孔子逝世之后,后人对于仁的解读却又各有不同,大致上粗分为八派,细分可达上百,其学说各有主张。

子思之儒主张中庸,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按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在其学说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以王道为基的内息修炼之法,独步儒家,实乃积攒功力的上佳之选。

颜氏之儒安贫乐道,主张以行动践行仁德,一言一行恪守仁义,于修身之道颇有建树。由此而生的坐忘心经,心斋之法乃是一绝。

漆雕氏之儒好任侠,尚勇武,多有钻研武学一道。其剑法之犀利,即使放诸整个天下,亦可位列一等。

……”

荀夫子历数儒家各派的特点,其中每一家的思想都会衍生出不同的武功。

比如伏念师兄所创圣王剑法,其立意传自孔门十哲的曾子与子夏,并融合了部分孟氏之儒的思想;

再比如颜路师兄所学坐忘心经,正是颜氏之儒的秘传绝学;

再比如子思之儒的核心要义中庸之法以此衍生出来的身法等等,让乔松简直是大开眼界。

他从未想过,以往熟悉的儒家典籍,背后竟然会隐藏着如此多的武功招数。

于是,乔松越发的谦虚了。

荀子很是满意,继续到:“无论学文还是学武,首要之事便是问心明志,知晓为何而学。

而你志在天下,此志不可谓不远大。

故此,学什么就需要慎重考虑。”

乔松沉思了一会儿,问道:“老师,您之前介绍,伏念师兄自创了圣王剑法?”

“不错,你有意此法?”荀夫子问道。

虽说此剑法是伏念自创,但是荀夫子觉得以自己这张脸,从伏念那儿要来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这个小徒弟到底要学什么。

秦国一向主张霸道,王道之法恐难以施展。

果然,乔松接下来的话证实了荀夫子心中的想法。

“学生虽不知圣王剑法之要义,然既然伏念师兄参考了曾子,子夏,以及孟子三人之思想,学生便可依稀判断出一二。此三人者,子夏之论虽有法家痕迹,但仍旧以王道为主体。然王道虽好,却非秦国之道,非乱世强国之道。”

“哦?说说。”

“我秦国先惠文王之观点,学生深以为然。惠文王与张子曰:大争之世,列国伐交,强则强,弱则亡!

当此乱世,唯有法家之霸道,方可强国而一统天下,此之谓乱世用重典。”

“你此次去洛阳,老夫也读了吕氏春秋一书。此书尽述治国之王道。然,文信侯已迁居巴蜀,退出朝堂。看来,秦国上下对于王道并不欢迎。莫非,你不选王道,是担心引起秦王不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