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身份,甲长
刚回到家,外面瓢泼似的大雨便下了起来。
“轩哥儿,没淋湿吧?”
宋轩和猪宝儿抖了抖身上的水珠儿。
“不妨事,路上瞧着要变天,幸亏走得快。”
蝴蝶则是很勤快地烧水给二人擦脸。
“轩哥儿,军营里派人给你送东西来了,叫你明日去杨家屯二堡报道。”
“杨家屯二堡?”
宋轩似乎记起来了。
长兴及附近府县,位置位于大夏北境边关,景物十分有特别。
少数地方也有似江南之地的秀美,但大多数地方,仍是具有北境独有的特色。
以武阳山为首的山脉连绵不绝,县城外是莽莽苍苍的大地。
平原上树木稀稀拉拉,偶尔可见一些堡垒村庄。
萧瑟秋风一起,给人一种苍凉和广袤的感觉。
北境本就缺水,常年干旱。
近些年又逢天灾,庄稼往往颗粒无收。
不过长兴等县所组成的燕北府,却被人称作北方的沃野粮仓。
关键便是发自于武阳山南面高山的这条泗水河。
河流沿着武阳山脉缓缓往东北走,灌溉了一路的田地。
朝廷供养大军困难,常常半年发不起饷米。
戚大帅上任后,致力于军队改革,着力实现自给自足。
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把蛮子彻底赶出关外。
接着率大军亲自驻守此处,其重要原因就是要守住这一片沃野。
在蛮子未被赶出关外之前,朝廷在燕北府采取的策略便是墩、台、堡、屯据点策略。
每里设墩或台、每十五墩设堡,每五堡设屯,以屯拱卫县衙。
宋轩也是吸收询问了许久,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
墩就相当于烽火台,起瞭望作用。
每发现敌情,便燃起狼烟,警示敌情。
百姓看见了,便快速躲进‘堡’内。
说是‘堡’,实际上算是一座小城。
离大湾村最近的市集,孙神医医馆所在的那几条街道,原先便是一个‘堡’。
为便于管理,朝廷将几个,一般是五个堡设做一个屯,专门派官员管理。
而县城外的屯与屯连接,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拱卫着县衙。
这个政策据说是一个落魄书生提出的,没想到最后还真凭借这个政策使得燕北之地虽常年被敌人袭扰,却不置于完全沦落。
后来戚文祥率大军将蛮子赶出关外,大军据长城与武阳山脉之险防守,保了燕北府近二十年的太平了。
慢慢的,关内的墩、台、堡、屯等便渐渐废弃。
芸兰说的‘杨家屯二堡’,便是众多堡之一。
只不过,为何突然叫他去那里报道呢?
宋轩看了看放在桌上的东西。
一件破旧的红袢袄,一双旧的红袄鞋,一块代表他身份的腰牌。
腰牌乃是木头制成的,正面刻着‘阵卒新兵宋轩’,左侧磕着‘戚五营卫勇玖佰伍拾肆号’。
背面则是注意事项,‘凡兵卒必悬此牌,无牌按律论罪。不可外借,借者与借与者罪同。’
这是大夏军营兵卒的重要身份凭证,可不敢遗失。
宋轩参军报道时,登记了身份信息。
当时发了笠帽和旧甲,说等完成了选拔再发放身份牌与过冬棉衣。
看来,这旧袢袄便是所谓的过冬棉衣了。
不过这身份牌倒是好东西,有了它,宋轩便无需依靠‘公验’,也就是大夏身份证,也能外出住店、买卖经商等活动。
他将木牌拿在手中把玩了一下,却又笑道:“这样的身份凭证,岂不是很容易模仿?”
思索间,见芸兰带着两个小家跑进跑出,十分忙碌。
跟着去抬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外面下着大雨,而屋内却也在下着小雨。
木窗哗啦啦直响,似乎要被吹掉了一般。
也是,穿过来这么长时间,他一直没想到这件事。
雨水顺着房檐往下滴,芸兰则是拿锅碗瓢盆地去接水。
两个小家伙一见水快满了,便赶紧拿出去倒掉。
家里,一时间成了水帘洞。
宋轩看着这场面,笑了笑。
挺有意思的,生活中别有的乐趣。
他似乎想起了原来世界的一位古人,他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宋轩倒有了同感。
只不过,宋轩还是要好些的,至少,他现在手里有钱。
等到天放晴了,他找人来修缮一番便是了。
雨渐渐小了,宋轩拿上腰牌,披了蓑衣。
“我先去报个道。”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