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心火难消
就在众人都认为李恪的这种猜测不太理智之际。
李恪却是对着李世民继续道:“父皇,吐蕃向来擅长野战,若是我大唐贸然出兵,只怕会中了吐蕃的奸计,到时损兵折将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莫不如先试探着挑起吐蕃与南蛮之间的矛盾,让其利益联盟瓦解,待他们相互争斗之后,我大唐这才出面调停。”
李恪将最后两个字咬得极重,殿中所有人都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此时出兵乃是贸然之举,倘若吐蕃当真有内应,那大唐的军队能走到哪里还是未知数。而今的上上策是挑起吐蕃与南蛮之间的矛盾,从而让他们无法结成联盟。
只要吐蕃与南蛮没有同时进攻大唐,那大唐就可以放心的去收拾楼兰的烂摊子。到了那时候,一旦到了攻城战,吐蕃势必不能久拖,大唐准备充足,吐蕃哪有不败的道理?
然而这种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挑起吐蕃与南蛮之间的矛盾。
李恪看着李世民脸上的点点疑虑,当即恭声道:“父皇,若想挑起吐蕃与南蛮之间的不合,儿臣有一计。”
李世民闻言急忙抬头看来:“哦?说来听听。”
“去年金州事件中,南
蛮与我大唐本就有过军事摩擦,然而我大唐本着不愿生灵涂炭的宗旨并未对南蛮出兵。若是将此事添油加醋渲染一番,吐蕃定然会以为南蛮与我大唐有所协议。而到那时候,吐蕃与南蛮之间脆弱的盟友关系也就会随之土崩瓦解。”
李恪说完后,偷眼看了看李治,只见他脸上此刻满是阴冷,想来李恪的这个计策已经触动了他心中一丝阴暗。
李世民闻言一愣,而后沉思片刻后道:“如此未尝不可。”
其他大臣见李世民都是如此言道,当即也就没有再度多言。
“陛下,此时虽然不宜出兵,但南境与西境的边防却是需要再度加强。”
房玄龄见李世民已然采纳了李恪的计策,当即将心中的最后一丝想法说了出来。
此时虽然还没有到出兵进攻楼兰或者吐蕃的时候,但是对吐蕃也需多加提防才是。
去年大唐出兵吐蕃平乱,可以说是吐蕃的救国恩人,但没想到仅仅过去不到一年,吐蕃便派兵灭了楼兰,而后将兵锋对准了大唐。
所以面对如此善变的吐蕃,大唐的边防一定要多加谨慎。
房玄龄顿了顿接着道:“京城周边的屯甲兵尚可以驻守原地
不动,但是南境与东境的屯甲兵却可以先行开赴边境,严阵以待,不能给吐蕃和南蛮任何可趁之机。”
李世民闻言点头道:“此言有理,杜克明。”
“臣在。”
“传旨南境与东境的四位将军,命他们火速赶往风和城与金州布防,严密监视吐蕃与南蛮的动静。”
李世民交代完这些以后,这才退朝散去。
回去的路上,房玄龄始终没明白李恪今日在朝堂之上为什么要阻止一干大臣的出兵请求,按理来说,此时大唐出兵乃是最好时机,只要能快速剿灭楼兰境内的吐蕃进队,那不仅可以将吐蕃击垮,还可以将楼兰纳入大唐版图。
以李恪的智计不可能想到这一点。
再者,此时身在楼兰境内的吐蕃士兵,经过一连串的攻城战之后肯定有所损耗,敌弱我强,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李治有着自己的算计所以才会劝阻皇帝不要出兵,可是李恪却是为了什么?
就在房玄龄百思不得其解,甚为头疼之时,楚王府内却是欢声一片。
李恪看着终于可以正常行走的韦名美嘉,一时心中感慨万千,既是欣慰又是高兴,而这欣慰高兴之中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
疲乏。
当众人散去,李恪这才缓缓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殿下。”
李义府哪里会看不见李恪脸上那淡淡的愁容?只是刚才人多,李义府并未点破罢了。此时见李恪神色有些委顿,不由跟了上来。
“嗯?”
李恪转身看见了李义府脸上的忧虑。
“殿下可是有什么心事?”
李义府跟随李恪多年,自然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心。
闻言,李恪眸子里流露出一丝惭愧,只是转瞬即逝,转而换上了一抹欣然:“我没事,就是最近有些疲累罢了。”
李义府哪里会相信他,听罢当即叹道:“殿下,你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是在为这次的三国大战担心吧。”
“天子震怒,庶民蒙难,战火易起,心火难消。”
李恪只是喃喃,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李义府感慨,一时间也分不清他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抱怨。
李恪自西域大战以后,便对一切杀戮感到厌恶。
可是在面对有些人的时候,李恪却又不得不狠下心肠,因为李恪若不让他死,那么死的那个人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