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最伟大的导演
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像是一张巨大棋盘上的棋子。
所有人都在为自己不被吞噬而努力的活着,可是有时候当命运的手腕扼住咽喉,活着只是一种奢望,出局乃是定局。
崔促的人生应该是很多人都羡慕的人生。
年纪轻轻就进入千牛卫,还成为统领,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并且李世民还对他不错,甚至将他送给李恪,成为李恪的护卫。
而跟随李恪的这些日子里,他所受到的奖赏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出使高句丽还是跟随李恪前往辽东处理边境之争,亦或者是跟随李恪出使扶桑。
在跟随李恪的这段日子里,他得到的奖赏可谓数不胜数。
所以对于他而言,李恪其实是他的贵人。
可是皇帝有令,他却不得不听。
间谍,卧底的身份他无法摆脱,即便心中惭愧悔恨,可是那双握住他咽喉的手却时时刻刻在警告着他,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可以被收走。
这样的一枚棋子,本身就很悲哀。
李恪看了看他,甚为无奈。
“在我肯定了他就是老李头的眼线后,昨夜出城,我故意将行踪透露给他和美雪。”
“或许你那时候已经感到奇怪,你的武
功没有李义府好,为什么要将你叫出来,而不是李义府。”
“其实那也是我给你的最后一个机会,倘若你昨夜没有向老李头告密,或许我不会将你挖出来,但是没有把握这个机会。”
李义府的武艺乃是有目共睹的,让他连夜出城来寻找李恪,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李恪没有,而是叫了崔促。
崔促蠢吗?
他只要发现一点不对劲,也该当知道这是李恪的试探。
所以昨夜之事,本身就是李恪给他的最后一个机会。
“你将我昨夜出城的事告诉了了老李头,所以他在最后时刻很肯定李承乾说的话是假的。”
“再联系到杜如晦的异常,今日之局不是他和陛下设的,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设这样的局。”
“李承乾虽然很聪明,也的确对我动了杀心,但是整个局天衣无缝,我被指控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理由反驳,只能偷换概念的拖延时间。”
“除了杜如晦,天下还有谁能够布置如此缜密一个局?”
李恪离开皇城时的矛盾就来源于此。
杜如晦的确在关键时刻赶到了,而且三言两语就勾起了李世民的疑心,从而让李恪有了扭转
局势的可能。
可是这个局原本就是杜如晦设的!
“既然是杜如晦设的局,那他为什么又在关键时刻赶去救你?”
这时,杨顺德觉察出了一点不对劲。
同时,他心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杜如晦和李世民为什么要设这个局。
“老李头和李承乾在审问我的时候,同时提到了益阳王。”
“在那一刻,所有问题都围绕着益阳王,益阳王成了解决这件事的唯一钥匙。”
“我想,他们故意设这个局,正是想要挖出益阳王的下落。”
其实李恪还有一些事没有说,但是他知道,在场有的人应该已经明白了。
益阳王在杜如晦手中啊!
所以杜如晦是知道益阳王下落的人,但是他想要查清楚当年李恪生母死的真相,他就不可能把益阳王交出来!
于是,为了表明他真的不知道益阳王的下落,也为了证明他也在全心全意的调查益阳王的下落,所以他故意设了这个局!
他就是要让李世民知道,只有李恪一人知道益阳王的下落!
说白了,这个局其实就是专门做给李世民看的。
所以杜如晦才会在关键时刻出来替李恪解围,而且三言两语引起李世民的疑心。
李世民当然知道李承乾的指控存在问题,但是李恪却没有实质证据能够为自己证明。
而杜如晦的出现,他说的那些话,恰好让李世民有了足够的理由来怀疑李承乾所言到底是真是假,由此让李恪有了扭转局势的机会。
换句话说,李世民从一开始就知道李承乾在诬陷李恪,可是他需要将李恪逼到一个没有退路的地步,从而从他的嘴里问出益阳王的下落。
可是李恪死活不说,一下子让形势陷入了僵局。
而杜如晦的出现,他说的那些话,恰好打破了僵局,重新让整件事有了回旋的余地。
由此,李世民这才让李恪开始扭转局势。
至于最后李承乾的那一番辩解,从逻辑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联系到李世民早就知道昨夜李恪的行踪,又知道整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局,所以他根本不会让李承乾再继续反驳下去。
因为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李恪根本就没有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