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另外的局
李恪开始思考自己整个计划里的漏洞。
从溧阳公主开始,到韦名美雪与徐东之大战,最终挟持徐东之离开高句丽,再到泉盖苏文与扶桑开战。
李恪思来想去,唯一能想到的漏洞便是自己无法亲眼见证两国大战。
可他无法见证,并不代表他无法肯定这两国定然会大战。
这就好比是一个普通人去阅读量子力学,只会不明觉厉。
所以李恪尽管无法亲眼见证高句丽与扶桑之战,那他也就无法肯定高句丽和扶桑是否真的两败俱伤。
按照计划,他们本应该两败俱伤,这样才能取信于躲在暗处的李靖。
可是他们在最后的海战后,相互撤走,并没有发动真正的灭国之战。
之前李恪还以为他们是按照既定计划在执行,可是现在想来,最后让他们各自撤军才是他整个计划里最大的破绽。
因为他们一旦各自撤军,不仅李世民看不透,连李恪自己也看不透!
这样一来,他也就无法肯定他们是否按照既定计划进行!
“你怎么看?”
这时,李世民适时问及李恪的意见。
刚才李恪已经问过李世民的看法,现在轮到李世民询问李恪了。
“儿
臣也觉得有些奇怪。”
“但儿臣说不好。”
李恪没有直接回答,因为此时此刻他真的说不好。
原本是他导演下的一场戏,现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场戏的真实性了。
“无妨,谈一谈你的看法即可。”
李世民微微摆手,示意李恪不要太过介意,毕竟在这件事中,李恪说起来也是个受害者。
“首先是溧阳公主,她找儿臣报仇看上去虽有些不分是非,但也说得过去。”
“但毕竟是在大唐,如果说溧阳公主性格莽撞,不分是非,高句丽难道也不分吗?”
“要知道,溧阳公主在严楚的眼皮子底下找儿臣报仇,无异于是在告诉所有的高丽人,当年父皇与泉盖苏文的一席之谈乃是错误的选择。”
“这会让泉盖苏文怎么想?”
“他明明是靠着父皇的一席之谈,这才一统高句丽,掌握大权,现在他的徒儿却反过来告诉所有人,这是个错误的举动。”
“我想泉盖苏文肯定不会答应。”
“但事实证明泉盖苏文不但没有出手阻止,反而还有些纵容溧阳公主的意思,这不由让人深思这场戏的开场究竟是不是高句丽和扶桑一手策划的。”
泉盖苏文纵容溧阳公主的证据在于,严楚跟随她一起前来大唐,但是严楚却并未阻止溧阳公主对李恪的刺杀。
按照这个思路去想,整个泉盖苏文的戏的确都存在很多的可疑点。
李恪的话音落下,御书房内的两人都陷入了深思。
当然,李恪的这番话只是故意说过李世民听的。
既然李世民已经有了这种高句丽和扶桑一手策划的怀疑,那么顺着他的这种怀疑继续加深这场戏的可疑点,实在很有必要。
可李恪自己也在深思,如果这场戏从一开始就是杜如晦与高句丽,扶桑共同策划的阴谋,那么自己岂非又当了一回杜如晦的棋子?
但这么想却又好像不对。
毕竟这场戏要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李世民也的确怀疑高句丽和扶桑的动机,按照他的这种怀疑,出兵扶桑肯定是不能够的了。
如此一来的话,三国对峙的局面即将出现。
而李恪也因此和高句丽,扶桑进入了真正的盟友关系。
按照这个猜想思考,李恪并未成为任何人的棋子,他只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了自己想要达到的局面。
但是!
问题在于接下来会不会发生超出他预
想的事!
比如,大唐当真进攻扶桑!
李世民虽然怀疑高句丽和扶桑的动机,但李世民的雄心壮志却是他无法抗拒的,不然当初在出征波斯时,如此的不容置疑,根本不考虑出征波斯的代价。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江山,对疆土,对整个天下的渴望和势在必得。
如此一来,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李世民难道就真的会因为自己心中的疑虑而放弃吗?
“听你这么一说,朕倒越发肯定这件事背后有阴谋了。”
这时,李世民忽的表态了。
这让李恪不由微微一怔。
“朕的确想一统天下,但也要合情合理。”
“此时趁人之危,只怕天下人会戳着朕的脊梁骨叫骂。”
李世民的脸上浮现一抹淡淡的冷笑,像是在讽刺什么,但又好似在自嘲。
事实上,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当初攻打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