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让楚王南巡
搞定了苇名家族后,李恪当即把苇名家族提出的交易上奏给了李世民。
说到底,他不过是代李世民接见苇名杀一郎,这种接见细节还是要告诉李世民的。
李世民对李恪的处理方案没有任何异议,也同意了对苇名美嘉进行册封。
可李世民又给李恪派遣了另外一个任务。
去扬州,到沿海地区进行微服出巡。
“老李头,你是想把我支开,然后自己解决皋裕坡事件是吧?”
“我都跟你说了,这件事我有分寸的,你咋就不信呢?”
李恪也是奇了怪了,这老李头咋就非要把自己支开,不让自己管这件事呢?
谁知李世民轻叹一声道:“朕与魏征商议过此事,如今朝廷刚刚经历波斯,辽东之战,亟待休养生息,百姓也更是累如危卵,不堪重负。”
“若此时朝廷内再出现乱子,你让朕如何是好?”
“朕不是不想让你调查此事,朕答应过你,这件事可以交给你来办,但不是现在。”
“再等等吧,等时机成熟,朕将此事全权交给你处置,就如此次接待苇名杀一郎,如何?”
李世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了下来。
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大唐虽然表面上看着国富民强,但是经过这两次大战,所耗颇多,经不起再
折腾了。
对此,李恪也实在是没办法反驳,他总不至于强行去闹事吧。
再者,他想要赚钱,那也必须要让百姓从彻底富起来之后,他才能施展他的商业才能。
不然的话,天下谁买得起他卖的那些东西?
而今他的香水已经彻底推广至全国,李世民既派他去扬州,他也正好去那边搞一搞经济发展,为以后移居扬州做铺垫。
于是他便答应了下来。
接着,李世民又召来了房玄龄与杜如晦,商议关于沿海扶桑浪人之患的事。
之前李世民的工作重点一直都在对付周边国家上,所以没有什么精力来研究沿海地区的防卫,趁着此次苇名杀一郎前来联姻,李世民自是要将此事彻底落实了才是。
“禀陛下,沿海扶桑浪人之患由来已久,我大唐境内也有不少违法乱纪的商贩与他们交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朝廷也派人清扫过几次,但效果一直不是很好,这些扶桑浪人犹如对大海了如指掌,来去自如,我大唐士兵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若想彻底杜绝此事,还需重新研究与扶桑往来通商之事,至少得先确立外交关系。”
进出口贸易的税收乃是很大一笔钱,而如果要往来通商,那就必须先确立外交关系,只这
一点就不好弄。
毕竟现在的大唐与扶桑可谓零沟通,而现在又正值扶桑兴王登基,如果此时去与扶桑商议开通商道之事,只怕会让扶桑觉得大唐是在讨好兴王。
李世民自然不会当这个舔狗。
再者即便两国建立的正确的外交关系,那也还需要商议进出口税收的事。
这一来一回,不知道又要多少时日,短时间内肯定是办不成的。
房玄龄对此事最为熟悉,因为之前他就格外的关心沿海民生。
只不过李世民对波斯用兵,所耗甚大,让他也没办法对沿海地区进行救助。
“陛下,扶桑浪人之祸虽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办法。”
“开通商道乃是其一,但若能在沿海地区建立稳定征兵制度,完整的海防线路,想必对沿海地区的稳定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武德年间,曾有朝臣建立过此事,但却被武德皇帝回绝了,理由是我大唐海防线过长,想要建立完整的海防线路需要巨大的成本,而当时的大唐还没有这种实力。”
“而今我大唐民富国强,臣以为此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杜如晦一阵见血的提出了相对客观的意见。
与扶桑开建商道乃是柔和性政策,可一味的柔和以待也绝非正道。
刚柔并
济方为上策。
房玄龄闻言也是点头。
李世民思索了一阵道,“朕没想到沿海地区已经困难到如此地步,看来朕这个皇帝还是不怎么称职啊。”
杜如晦与房玄龄闻言皆是一怔,急忙双双拜倒。
“陛下无需自责,此乃久患,非陛下之罪也。”
“是啊陛下,臣等对此也是早有耳闻,但却一直无法解决,说起来乃是臣等罪责啊!”
房玄龄急忙揽过责任,恳切之色,溢于言表。
为皇帝分忧乃是他们的责任,这倒没什么稀奇的。
只不过房玄龄的这句话,却是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海患日益严重,绝不是李世民所能容忍的。
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