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快,露布报捷
阵斩薛延陀主将,好生勇武,几乎赶得上今上二十年前了。
“大王,请入城休整。”
元玮毕恭毕敬的说道,举止显得很是谦恭,李恪见惯了官员不以为意,卫文斌和崔促对视一眼,纷纷从对方的眼中发现异色。
大王之名已立!
难怪大王一定要来塞上,甚至不惜惹得天子大怒,原来是为了军功!
恍然大悟的卫文斌难掩心中惊诧,却是喜多于忧,既然有军功傍身,争夺储位便多了一分把握,比起昔日那虚无缥缈的贤名,还是一身金光灿灿的军功更为耀眼。
只要军功足够,血统又算的什么?
高祖神尧皇帝不和隋文帝沾亲吗。
今上不和隋炀帝沾亲吗,娶的嫔妃还有不少前隋宗室。
就算吴王是杨妃所出又能怎样?
什么时候皇位传承,要考虑这么多母族元素,岂不是荒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连天下间传承几百上千年的世家也知道,让他们传承下来的绝对不是什么高贵的血统。
只要军功盖世,开国的勋贵又能说什么?
何况大隋又不是大唐灭的,就算吴王当了皇帝,也是大唐神尧皇帝之后,还能改易国号为大隋不成。
思量许多,卫文斌看向李
恪的目光,从平淡变得热切起来。
本官才四十岁啊!
大好前程在望,谁愿意就此赋闲。
“大王,灵州虽是边州,却是大城,大王不如进城歇息……”
进城?
还没打扫战场砍人头呢,一颗人头几十贯钱呢!
“司马随元刺史入城吧,首级未割,孤稍后再去。”
“臣遵命。”
卫文斌随即跟着元玮回城,途中出言试探:“元刺史,此战可算是大胜?”
“大胜!当然是大胜!”一提起此战,元玮就喜笑颜开,三千颗人头摆在灵州,灵州出兵才两千上下,这要不是大胜,什么叫大胜?
就算去太极宫大朝会打官司,元玮也是分毫不怕。
“既然是大胜,元刺史以为是不是要露布报捷?”
闻言,元玮一怔,挽住缰绳的手一颤,马头扭转,险些和卫文斌撞上,卫文斌见他如此,心中已有七八分底,又道:“这可是此战第一捷,元刺史也是带兵的人,此战之重,下官无需赘述。”
“额……卫司马所言甚是,某且思量一番。”
元玮心里痒痒,百爪挠心,开战第一捷的功勋谁不想要?
可是元玮颇感纠结……李将军还在河东鏖战,自己这个时候报捷,是不是
有点太嚣张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这幅心思,毫无意外的体现在表情上,卫文斌是何等人也,三省六部轮着待,何等的人精,见元玮一脸纠结,想要却不敢要,就像稚童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件颇为贵重的万物,想要开口,却担心父亲责备,一副想开口却难以张嘴的神情,当即哈哈一笑。
“元刺史不必担忧,此战吴王也在,有吴王在前,百官哪个敢多嘴?”
卫文斌的话很洒脱,甚至颇为嚣张,话里话外全然不把满朝朱紫贵放在眼中,因为此时此刻要带给元玮信心,话自然要说的满一点!
何况,卫文斌的话也没错。
捷报送上去,谁能弹劾,谁敢弹劾?
虚报战功了吗?
没有啊,三千颗人头老老实实筑京观,不信派人来查。
杀良冒功了吗?
也没有啊,人头一看就是草原上的薛延陀人。
那还能弹劾什么?
就算弹状送到御前,猜一猜李世民会不会一气之下撕了弹状。
“是,司马所言甚善,某回去便请长史捉刀,请吴王署名用印,露布报捷!”
“善哉。”
卫文斌笑了,笑得很灿烂,军功还是其次。
最为重要的是为李恪招揽到了第一位与吴
王亲近的刺史,在高品官员中拥有了自己的派系。
自古争夺储位,哪有孤身一人的?
今上当初争夺储位,有上百州县拥护,几百名刺史、县令出自天策将军府,州县接到天子诏和秦王令,只能按照接收顺序处置。
整个函谷关以东,几乎都是秦王发天下,玄武门之变前,秦王还有备份计划:以洛阳为核心,和李渊打内战!
大不了,再打一遍江山!
天下刺史都是国家重臣,天子亲自选任,有得外州刺史作为支柱,迈向储位的步伐就更稳健一分。
“敢问吴王所率兵马有几何,某且准备粮草,今晚大宴三军。”
卫文斌略一思索道:“准备三千人的分量就够,不过马匹的草料可要多一点,大概一万多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