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周公解梦的历史背景
周公其人其事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攻伐殷纣,灭商朝后,建立周王朝,他被封在鲁地,为“鲁公”。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处理国家大事。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又代成王摄政。东征平叛,营建洛邑,制礼作乐,为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越功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多年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东征平叛
周公摄政不久,便遭到周王室贵族内部以管叔、蔡叔为首的武庚禄父(商纣之子)勾结的东夷叛乱。据《尚书·大诰》记载,周初在商王畿地区除直接统治区外,还有微子启的宋国、武庚禄父的邶国、管叔鲜的管国、蔡叔度的蔡国、霍叔处的霍国。这些封国都是监视武庚禄父的,目的是防止他叛乱。由于周公摄政,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于是挟持武庚禄父发动叛乱,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东夷部落大举反叛周朝。
周公奉成王之命,兴师东征,经过三年战争,终于平定了叛乱,诛杀了武庚禄父和管叔鲜,放逐了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东征胜利后,周公封自己的长子伯禽于鲁(今山东曲阜),建都奄(今山东曲阜县东)。同时,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周公在东方建立了一系列封国,派召公分封于北燕,派周公之子君陈分封于虢(今河南陕县东南),派毕公分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县东北),派商朝降臣微子启分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市南),并封太伯的裔孙虞仲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北)。这些封国都在东方地区,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力量。
周公东征胜利后,还师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在东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并决定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市东)营建新都,作为周王朝的东都,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洛邑位于伊洛盆地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望嵩山,北临邙山,东有成皋,西有崤函,控扼黄河渡口,是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周公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新都,显然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
二、营建洛邑
周公在洛邑营建新都,是周王朝建立后的一项重大工程。据《尚书·召诰》《尚书·洛诰》等文献记载,周公摄政的第五年,即公元前1039年,开始营建洛邑。他首先命令太保召公先至洛邑,通过占卜,选定了新邑的地址。然后周公亲自来到洛邑,进行规划和营建。他首先筑起城墙,建立起王宫和宗庙,并规划了王城的布局。王城的布局采用前朝后寝制度,前面是朝拜和举行大典的场所,后面是居住和生活的区域。这种布局制度对后世宫殿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还根据占卜的结果,确定了洛邑城邑的界址和宫室、宗庙、朝市的位置,并进行了具体的规划。他规定王城的四边各长三里,称为“国三里”;城邑的四方各长七里,称为“城七里”。王城的四门称为“司门”,每门有三百人守卫。王城的南门称为“应门”,是举行朝觐大典的地方。王城的北门称为“路门”,是天子出巡和朝见诸侯时出入的地方。王城的东门和西门分别称为“近郊”和“远郊”,是守卫王城的军队驻扎的地方。
周公还规定了王城内宫室的布局和规格。王宫位于王城的中央,是天子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宫室的前面是朝拜和举行大典的朝堂,后面是居住和生活的寝宫。宫室的四周有围墙和门楼,围墙内设有仓库、厨房、马厩等附属建筑。宫室的规格和装饰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天子的尊严和权威。
周公还规划了王城内的宗庙和朝市。宗庙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位于王宫的东侧。朝市是举行贸易和集市活动的地方,位于王宫的西侧。宗庙和朝市的布局和规格也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周王朝的礼仪制度和等级制度。
周公营建洛邑的工程规模宏大,历时数年才完成。洛邑建成后,成为周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对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制礼作乐
周公在摄政期间,除了东征平叛和营建洛邑外,还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是周王朝建立后的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据《尚书》《礼记》等文献记载,周公在摄政期间,对夏、商两代的礼乐制度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礼仪、音乐、舞蹈、服饰、饮食、器用等方面的规定,体现了周王朝的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和稳定社会秩序。他认为,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