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秋收
这些东西晒得干干的,也能放,又过了明眼的,被顾母安排着收到地窖里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信,顾母打开一看,里头掉出来两份信纸,一张是大队长写的,还有一封是卫婶子的口吻。
大队长的信里说,地瓜这玩意不精贵,又占份量,邮过来的意义不大,就给少少的弄了一百斤,剩下的全换成钱了,让她们自己在这边换着吃就行。
顾母点了点钱,除了邮寄的费用,还剩了1275元,这是他们家去年秋收后一直到春播完的工分换的。
虽然顾父的葬礼欠了大队一点费用,加上冬季农活不重、工分不多的缘故,但这么久才赚回来这么一点,可想而知家里的工分得多不值钱。
倒是这边,别的不说,口粮肯定是能多分点的,起码能按最高限额分粮,完了还能用钱买点多余的,不像老家,每年分粮都是紧巴巴的。
看完这个,接着就是卫婶子的信,这上头除了一些琐事,也没别的,倒是写了几句顾大贵家的现状。
他们家自顾雪梅一家子搬走后,就更是一落千丈,要说那会是惨但人还好好的,这次卫婶子来信说,顾大贵给顾多珠看了人家。
是一个带着孩子的鳏夫,家底子倒是厚,愿意出一百块的聘礼,就是这人年纪太大了,有四十了。
不仅如此还嗜酒,都打跑好几个媳妇了,这次看上顾多珠,就是觉得他们家没靠。这人爱动手那是人尽皆知的,但是顾大贵还是同意了。
因为许家的许老头人虽然进去了,但之前给的聘礼还是要退回去的,不给就闹,顾大贵没办法,妄图用这边给的聘礼填那边的坑。
结果,顾多珠当然不乐意,这不,从上次许家的事情上受了启发,将顾大贵又给告了一次。
这次就是真凭实据,是他自己主动干的,然后顾大贵又进去了,屡教不改情节严重,被关到农场开荒三年。
顾多珠也许是看清了,以她家爹娘兄长都犯了事的情况,怕是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直接自己找了个男人。
是个比他们大队还偏的地方,家里男丁多,也没啥钱娶媳妇,如今有了个白送上门的媳妇,也不管她娘家成分不好了。
顾家整个顾家,就剩下顾多财一个人在撑着,不过她觉得也快撑不下去了,现在正在积极的找人家,他准备去当个上门女婿,不过,一直没什么进展。
顾雪梅看到这,眉头一挑,就顾大贵那种没脑子又性子冲的货,真有人能看上他?
真当上门女婿就没有一点门槛了?
不过,这也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现在的顾雪梅可不把他们放在心上了。
照着顾母的意思,分别给钱队长和卫婶子写了回信,这事也就过了。
很快,七月过去,时间来到八月,可以采摘的草药又加上了软枣。
软枣在这边叫野柿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成柿饼,也因为这,被很多人都当成了野果。
其实这是味药材,也是能换钱的,而且这东西一出现就是一树,极好采摘。
这会已经是葡萄的丰产期,顾雪梅每天上班,最少都得加班两小时,好在周天这个假还是没取消的,不然她是真不想干了。
就这么的没白天没黑夜的又干了两月,终于在九月结束后,才走入正轨,这会大队的秋收也完成了,地里除了新种的冬储菜,其它作物皆已入了粮仓。
交完粮税,就是分口粮,顾家只有三个人能参与分粮,两小的满了十周岁,每月最高定量275斤,顾母属于体力劳动者,但她每天只能赚七个工分,每月的定量只有35斤。
这还是他们家最高能兑换的限额,实际能不能兑换到,还得看他们家的工分。
秋收顾雪梅是一天地都没下,倒是顾二弟下班后还帮着顾母干了两小时的活,倒是补上了点工分。
最后一合计,顾家的工分还是够了的,毕竟还有人头粮的部分呢,但他们今年来得晚,今年只能分七个月的口粮。
但总得来说,他们还是赚了的,毕竟在老家,还分了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初的口粮呢。
一共630斤的粮食,细粮只有30,也就是189斤。
幸好今年的年景好,细粮就是正经的白面和水稻,要是过两年,别说玉米面了,就是花生大豆都归类到细粮里,看着粮食袋子就愁人。
这会不知以后事,大伙高高兴兴的,带着自家的粮食袋子回了家,为了今天分粮,队里可是出了牛车的。
顾家也排队等了会,将他们家赚到的粮食拿回了家。
到家后,顾母见了满牛车的粮食袋子就高兴,顾雪梅笑道:“可别急着高兴,等我送完牛车一道来看。”
他们家的粮食是少,但是粗粮与细粮的比例是1:3交换的,所以除去细粮的189斤,其余的换成粗粮还有1323斤。
这会的粗粮是指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