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求助
顾三姐和赵菊英要去首都的消息,立刻长了腿儿一样传遍四外村,有羡慕的有嫉妒的,还有跑到夏母夏父跟前说风凉话的。
“你们这亲爹娘还没跟着去首都呢,倒是让她们先去了,太不应该了。”
夏母可听不得人家说自己闺女不好,她当即道:“看你说的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故意挑拨离间呢。我闺女当初去首都时候就问我们,想让明慧一起去,还让我们老两口过去旅游,是我们不肯去。这家里里里外外那么多活儿,哪里能走得开?”
那婶子见夏母这般说,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赶紧讪笑着说自己可没坏心思,就是寻思明双是夏家闺女,咋也得夏家跟着沾光才行。
夏母就不爱和她闲聊了,自己多忙呢。
这会儿夏家沟服装厂也是中外有名了好吧?
那个汤姆来铭城的时候她和老头子还跟着宋延民和老大去看过呢。
那个汤姆呜哩哇啦一口鸟语,有时候又说华国语言,他想来夏家沟服装厂参观,被闺女拒绝了。
闺女说工厂重地,不给人随便参观。
其实是太寒酸,而且厂房不达标,不给老外看。
免得他们唧唧歪歪,添麻烦。
这时候夏明慧从厂里回来,手里拿着一件刚做好的羽绒服。
这是汤姆来样加工的东西,他带过来的面料,有两种,一种做羽绒服内胆,一种做面里料,做内胆的更加轻薄紧密,做面料的则加了涂层,可以防雨。
汤姆说他们国家多雨,所以很多大衣都加涂层防雨。
这种面料国内自然没有,见都没见过呢,为了给汤姆做这些样衣,明慧研究了好多针头,最后换了一种特细针头才行,如果针头太粗,针孔过大,面料会漏水的。
现在负责和服装厂沟通的是宋延民,他在铭城和夏家沟两地跑,有时候也往首都去。
夏明慧拿着羽绒服过来,很快宋延民也骑车从家里过来。
“延民哥,你看看这样行不行?”
宋延民虽然不会外语,但是他和二壮一样天生就是做生意的人,所以汤姆来铭城的时候他也能接待。
汤姆跟他学华国方言,他跟着人家学外语。
他拿起来看了看,又试了试透光性以及泼水效果,笑道:“成了,这个是能达到他们要求的。”
这批羽绒服也是高档货,数量不多,汤姆也只给了一百件。
人家自然不可能只有一百件,毕竟羽绒服基本都是夏天做好深秋上市的,这是汤姆看在夏明双的面子上,也看好夏家沟服装厂的水平愿意给他们一批试试水。
如果能做到位,他愿意多下订单的。
不过因为海关以及两国的种种政策,现在外贸业务还没那么方便,他们只需要转港的。
不能直达,而是从粤州再到香江和其他货物一起发过去。
看完羽绒服,夏母就和宋延民说去首都的事儿。
“云山说让你去首都的时候把孩子三姑和二奶奶带上,孩子们要参加高考,她们过去照顾照顾。”
宋延民自然满口答应,“那我过去一趟儿,跟她们说一声。”
夏母:“去吧,回头再来我家一趟,我收拾些东西给明双和孩子们带去。”
从乡下往城里带东西,基本都是好吃的土特产,远方的游子惦记的也就是家乡的那口乡味儿。
家里结的石榴、枣子、山楂,还有自家柿子晒得柿饼,自己做的山楂糕,另外两罐子虾酱,再有酱鸭、辣鸡、腊肉,还有自家灌的肉肠。
如今全家都跟着明双发财,老大给宋延民打下手,老二在村里当农机手,大嫂当了生产小队长,田槐花则是服装厂的职工。
别说给夏明双收拾些吃的,夏母就给她再多好东西她们也不嫉妒,都乐意着呢。
宋延民跟宋母说一声,再去顾家岭找顾三姐和赵菊英等人商量一下,顺便还得帮日化厂往外发货。
顾家岭大队的货,除了供给几处城里的百货商店,再就是给宋延民这里,他往南边大城市发货,另外还有汤姆那边额外订制的高档草本精华洗护套装,主打一个神秘东方原生态草本精华。
且不说老家那边忙活,首都这里夏明双他们打完电话就照旧上班、上学、复习。
夏明双现在要么忙得脚不沾地,要么又挺悠闲的。
她在商业局上班,原本应该很忙,但是她主抓进出口业务那一块,现在还没改革开放呢,政策并不明朗,一切都很含蓄,所以她时而很忙时而又清闲。
这日她得了一天假期,可以在家里给孩子们做好吃的。
小壮要吃拔丝地瓜和拔丝香蕉,大壮和顾念军要吃麻辣鱼,二壮……二壮除了上学还得亲自去跑他的生意,忙得脚不沾地,不在家,没有点菜资格。
苗苗虽然没回家,还在上班,但是人家单位有电话,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