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过了正月初八,各家基本就清闲一些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来喊大家去排练,为镇上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做准备。
小杨村人少,表演规模不大,但种类挺全。妇女们组的秧歌队正排队形,练舞步,让大家熟悉鼓点,保证表演的时候动作统一。大头娃娃是最得小孩子喜欢的,大脑袋比腰身还粗,画着胖乎乎喜庆的五官面相,有男有女。踩高跷则是里头最有技术含量,也最难练的,基本每年都是那么几人,配合倒不难。其他还有单人表演的划船,骑毛驴,猪八戒背媳妇等。
有的村子十多个大队,上千户人,社火表演声势浩大,不止每一种表演人数多,看起来颇为壮观,还会组织舞龙舞狮之类的表演。小杨村人少,走少而精的路线,排练要求就比较高。冬日农闲那会儿,就不时排练一番,到最近,排练抓得愈发紧了。
扭秧歌的排练时不需全套着装打扮,只腰间拴上红色、绿色的绸带,配合手部动作就行。他们占了场院的地方排练动作节奏,互相监督纠正脚步。
“十字步,十字步,先左脚点右,右脚再上。不会走的,先在地上画个十字再走。”
“进的多,退的少,一边跳一边往前走!”
“每个人注意步子大小,大家速度要一样,走整齐才能好看!”
“手上画八字,脚一动,手一动,注意节奏!”
场院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特别是小孩子,大的小的都扎堆过来了,有的手里举着个比脸还大的糖画,一边“嘎嘣”咬着,一边看。糖画能画各种图案,最受欢迎的是十二生肖的动物图案,大公鸡小老虎的,琥珀色的糖浆倒出来,很快就在寒风中凝固,这就考验手艺人了,手要快要稳。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备了糖果,抠门一点的人家多买些便宜的橘子瓣样子的果汁软糖,大多是咬一口就散开的大虾酥糖,条件好的人家会买巧克力球和喔喔奶糖,总之过年时是不缺糖吃的,大孩子不稀罕吃糖画,就买糖葫芦吃,举着红艳艳的山楂糖葫芦,跟这过年的气氛特别搭调。
大头娃娃的排练简单,分到这个的人这会儿正戴着那个大脑袋,扭腰甩胯地走着,特别喜欢往孩子们这边来逗他们。他把大脑袋伸过去,小孩子们吓得叫唤着后退,大孩子则胆子大得多,趁机在大脑袋上摸一把。大头娃娃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人根据自己分到的角色做些动作设计,画的年轻的就跑跑跳跳做些滑稽可爱的样子,戴了年老的就拿一个眼袋锅子配戏,或者弯腰驼背做蹒跚状。
划船和骑毛驴的人排练时要费劲一点。划船的是旱船,竹子绑出船架子,装饰彩带,四周挂绸布,走动时绸布抖动,不仅能模拟水波,还能刚好挡住撑船人的腿。船上方是楼船样式,划船的人站在中央,正在“楼”里,将中间交叉的带子背起,船舷刚好卡在腰间,手扶着船舷位置,走动间摇着船做出船行水上的动作。
骑毛驴其实和划船差不多,都是利用道具表演,毛驴头是做的最逼真的,头顶大花,毛驴背上开一个口子,正容一人站进去,利用人走动让“毛驴”前行。制作精巧的道具,毛驴头是可以动的,拉着缰绳控制。“骑毛驴”的人挥着一个扎彩花的彩色鞭子,一手挥鞭,一手拉缰绳,“毛驴”就一点一点脑袋地走起来。要是遇到爱耍怪的人,他还会做出毛驴不听话的各种人驴斗争表演,一个人就能演出一场戏,堪称戏精。
杨国庆的奶奶就分到骑毛驴,她没鞭子,用木头刷漆做了一个大号的“铜烟袋锅”,毛驴背上两边有两只假裤腿,裤脚绑着绣花的小脚鞋,她给自己设计的是抽旱烟的小脚老太太,一边骑毛驴一边抽烟。她平时就爱玩,表演起来活灵活现,围观的人越多,她越起劲,撮着烟嘴,把嘴巴扭到一边,做出一副怪样子,众人看得哈哈大笑,不住拍手。
杨国庆奶奶耍得更起劲呢,突然停下了,场边大家伙的起哄声也停下了,打算看个究竟,顺着她的视线就瞅到了从村口那边推着自行车进来的她儿子,自行车前头横梁上坐着不停哭着的杨国庆。
杨国庆奶奶“骑”着毛驴走几步,靠近路边,问:“国庆咋啦?咋哭呢?”
杨国庆爸爸挠挠后脑勺,“妈,没事,就我带他回来的时候,他脚乱晃,卷自行车轱辘里了,鞋子挡着呢,脚没事。”
杨国庆奶奶就放心了,转头说杨国庆:“都说了坐自行车腿要张开,你咋又忘了?”
杨国庆哭得更伤心了,一开口就止不住,一边抽泣,一边嚷嚷告状:“我坐后头,我爸把我脚卷车轱辘了,我换前头坐,他又把我手夹了!!”简直委屈死了!
杨国庆爸爸不服气了,“那咋能怪我?你手塞刹车里头,我一捏刹车,可不就夹了么!”
杨国庆说不过爸爸,哇哇哭起来,还给奶奶举起手卖可怜。
大孙子哭得这么伤心,杨国庆奶奶哪里还讲理呀,挥着烟袋锅子就过去了。她身上还固定着毛驴道具,毛驴尾巴在屁股后头一甩一甩。
杨国庆爸爸一紧张,抬腿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