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第二天的婚礼,头天下午家里就热闹起来了。两只大喇叭架在了屋顶上,杨爷爷“喂、喂”试音;村里的青壮搭行架,盖上塑料布,摆上刷红漆的方桌和长条凳;院子里炒菜的地方盘了灶,已经烘干了,上面架着三个大铁锅,两个架着蒸笼蒸馒头,还有一个锅旁站着主厨炸豆腐、丸子等,旁边床板搭的大台子上摆放着许多大盆,来帮忙的妇女正在对菜做初步的处理,有的择,有的洗;新郎的好朋友在新房装饰婚房,挂拉花,吹气球,贴喜字;二爷爷和几位老人商量着写好了喜联,指挥年轻人去贴;小孩子追逐打闹,在大人之间穿梭……
仿佛全村的人都聚在了一起,比过年时还要热闹。这热闹正是主人家需要的,越热闹说明他家在村里人缘越好,越热闹才越喜庆。
杨梅梅看见几个老奶奶扯着一块大红色的缎子,几个人配合,三折两折的就变出一朵大红花,然后将大红花交给年轻人挂在大门的门框上。红缎子中间绑成了一大朵花,两边垂出的一截固定在门框两侧,再衬着刚贴好的大红喜联,一下子就喜庆起来了。
杨爷爷又指挥两个人给院子里绷绳子,“绷直,不行找根棍子撑一下,明天要挂礼呢,软踏踏弯了多难看!”
“二哥,给咱写个流程表和人事安排表,贴到门道这里。”
二爷爷写完喜联,旁边守着炉子烧开水的老头给他倒了一杯茶,两人刚说了几句话,杨爷爷就给他派活了。村里比较有文化的那一茬老头毛笔字都写得很好,据说以前上学时要学。二爷爷呷一口茶水,把杯子放远,将桌子的空间腾开,铺一张红纸,拿起毛笔舔一舔墨,然后在红纸中间写上“婚礼流程”几个大字。
“九点出门接亲,赶十一点接回来,十二点举行仪式?”大家都知道新娘在的村子,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差不多算得来。
“八点半出门吧,预备万一有啥意外,赶不上仪式时间就不好了。”按当地的习惯,需要十二点以前开始仪式,不然不吉利。
二爷爷点点头,提笔开始写。写字的桌子高,坐着写不顺手,二爷爷写字时都是站起来写。桌子周围围了一圈老头子看着,站在桌子角的人顺手给他压纸,也有人抱着茶杯,间或喝一口茶。
二爷爷写完了流程表,等墨迹稍微干一干,跟对面的老头子一人捏着红纸的两个角,将红纸平移到左边的空桌子上晾着。
围着的这些老头子多有个共同点,就是识字或者字也写得好的,属于村子里比较有文化的一拨。爱写字的人,看见别人写,难免手痒。二爷爷也不占着桌子,顺势站在旁边,让另一个老头子,“人事安排的表连旺你来给咱写吧。”
叫杨连旺的老头子胖胖的,圆脸,光头,笑呵呵接过位置。他拿来红纸不直接写,要将红纸折几折,折出一行一行的痕迹,再铺展开,写字的时候沿着折痕写。
年龄更大一些的老人会守着烧火的煤炉子,他们负责整场喜事的开水供应。也不必安排,他们自己来了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好像每个人都这样。厨房外的屋檐下摆放着一排几十个热水瓶,颜色各异,材质各异,都是从亲近的人家借来的。
“茶壶洗好了,放哪里?”有人端着一大盆还有水迹的小铝壶,这是二爷爷家传下来的,一样形状规格,也是专为过大事准备的。
“这里这里。”炉子边的老人招呼,将铝壶都摆在跟前的桌子上,一个个装好滤茶器,配好壶盖。炉子边的桌子上还有好几包茉莉花茶,老人捏着茶叶给每个茶壶的滤茶器里放一撮茶叶,等他放好茶叶,就有老人提着刚烧开的水壶将沸水浇上去。
等茶水泡出味了,他们就自己拿一个杯子,一人倒上一杯,抱着杯子慢慢品尝。这些老人多是不舍得花钱买茶叶的,趁着这时候可以好好喝一喝,过过瘾。他们眯着眼睛,晒着太阳,抱着杯子,看着热闹的人群,间或喝一口茶水,露出惬意的神色。
灶房那边喊一声“时间到了”,就有人上前将两锅馒头起锅,蒸篦上的馒头活动一下,防止粘连,然后拾到铺了白布的大簸箩里晾着,蒸篦还要再洗干净擦油,蒸下一锅呢。小杨村人数不算多,但一般都是全家上阵吃席,再加上新娘家送亲的人,整场喜事流水席大概要坐三回,需要的馒头量简直巨大。
做馒头在露天地嫌灰大,院子里也确实腾挪不开,一群面点好手就在厨房揉面做馒头。村子里红白喜事的馒头跟平时的不大一样,平时家里吃的多是揉圆的馒头,坐席供应的馒头属于花馍,做得更小,做法也不同。剁好的馒头剂子,立起来从中间一捏,然后握着刀柄用刀侧从上方一压,花馍就做好了。
不同的人习惯剁的馒头大小不同,所以蒸出来的馒头也会出现一笼大个一笼小个的情况,不过这都不要紧,这些来这里蒸馒头的都是公认馒头蒸的好的,面团发酵得好,蒸出来的花馍宣软好吃就行。
院子里,主厨开始切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片,摆放在碗里。坐席时一桌坐八个人,这肉片一碗就放足八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