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农忙
大奎觉得宁秋这话说得太对了,当下就高兴了,一高兴就跟她说他们这次进山采到了不少好的药材,还采到了一株百年的人参,那百年人参还有毒蛇看守,说的很是玄乎。
不过韩玉没卖,一些上好的药材都打算留着秋闱的时候拿去府城卖。
其他的一些中等药材以及一些野味也卖了五六百两,这还是预留出了那三人的医疗费后剩下的。
大奎跟她没有逻辑的说了一大堆废话后又拿走了宁秋给做的一半肉干。
剩下的都留给她了,宁秋又送了一些给宋岩,其他的都留着过几天干农活的时候给宁长河他们吃。
已经六月初九了,宁长河从城里回来后就宣布明天开始要割刀了。
因为这八亩地的稻子不仅要割,收,还要重新犁田栽秧。
下一批的秧苗早就下到了田里,如今都有成年男人中指长了。
陈大夫妻俩都回来了,店里就留下了阿良跟阿竹。
王二跟朱永宽也会下山来帮忙割稻子,王二找的那媳妇儿也跟着一起。
王二娶媳妇没有什么三媒六聘,给了三两银子就直接把人带了回来,让她给宁秋磕了个头算是认主了。
王二娶的媳妇是个死了丈夫又没有孩子的
寡妇,叫刘四娘,被娘家接回来后跟着嫂子在食堂帮工,钱都给嫂子了,她自己一文钱没有,也就是混一天三顿饱饭。
所以王二在观察了几个月后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搭伙过日子的时候,刘四娘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刘四娘是个老实本分的普通女人,磕头后宁秋给了一匹布,又给了一个月的工钱算是祝贺。
这两人就正式一起过日子了。
主家一忙起来王二让他媳妇刘四娘暂时也别去书院了,就去帮着主家干活。
没看那陈大媳妇跟主家两口子都有说有笑么。
以前大家都喊陈大媳妇为陈大家的或者陈家的,但作坊里也有一女人夫家姓陈,陈大媳妇回到村子干活,有时候有人喊她喊的声音大一点就出来两“陈家的”。
王素莲问了陈大家的知道她出嫁前叫罗巧娘,于是王素莲带头,大家都喊她巧娘。
男人们下地,王素莲就带着陈大媳妇罗巧娘跟王二媳妇刘四娘在家把男人们担回来的稻谷铺在压实的晒谷场上,再牵着牛用石碾一层层去碾压。
有一些碾不下来的,就需要人摔打,或者用手给撸下来。
王素莲不舍得让宁秋出门晒黑,好不容易长了肉人也白了
一些可不能再变成黑瘦的丫头,就让她留在家里跟阿花一起洗衣服做饭。
虽然不用下地,但给众人变着花样的做三顿饭的活儿也不轻巧。
每天她变着花样做饭,就为了让他们多吃点多点力气干活。
除了三顿主食,每天上午跟下午,都会去田里送一趟水跟零食,水都是她做的酸梅汤,零食就是离地的菜瓜。
宁冬继续管着兑换的事。
等过几天兑换工作就暂停,包括作坊里也要回去干农活。
到时候只会留下三分之一的人轮流来做一些豆制品供应给各个酒楼。
宁冬忙完兑换就帮着晒稻谷顺便做一些木工活儿,他的腿还得养一个月呢。
为了不让鸟儿偷吃稻谷,就在各个方位都拉了一根草绳接在中间那一条上。
那条草绳的另一头在宁冬手里,有鸟飞下来,他一拉绳子其他绳子都动,鸟儿自然就被吓飞了。
如此忙了两天,宁秋就提议雇佣村民干活。
村里好多人家里都还没开始呢,这几天挣几个钱买点肉,等给自己家干活的时候也能吃饱点,所以愿意来干活的村民很多。
大部分男人都出去卖货去了,但还有一些四十多岁的爷爷们。
他们人常年干活,
挑个百来斤的一捆稻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人一天二十文,包中晚两顿饭。
割稻子的都是妇女们,这些人一天十五文,也是包两餐。
宁长河就带着陈大两人犁田(把田全部翻一遍),耙田(把大块的弄细碎,得来来回回很多次),盖田(就是把田重新弄平整)。
一块合格的农田是需要好几道手续的。
这都是体力活儿。
就这样干了三天,四五亩田的稻子都割了下来也都脱粒在晾晒,晒几天就能入仓。
有几户人家的稻子也能割了就辞工回去了。
走的人宁秋都给送两块豆腐一斤豆干以及一斤辣椒。
这些人连连感谢。
又过了两天,全村大部分都稻田都能割了,那些在外面卖货的人也不卖货了,一个个都回来抢收。
有一些家里人多又有半大小子的,就让孩子们去卖货。
反正就是干活挣钱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