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包地
沈苏玉穿梭于棉田之间,时不时停下来与村民们交谈,询问采摘的情况,鼓励大家。看着这一幕幕,她的眼中满是欣慰和期待。
夜晚,沈苏玉、叶辰、傅渊和几位主要参与者围坐一起,灯光下,大家的面孔被映照得格外温暖。
“接下来,我们得把这优质棉花加工成布料,再制作成独一无二的衣服,带到岛外去卖。”沈苏玉提出她的下一步计划,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叶辰摩拳擦掌:“那还等什么,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先在网络上造势,引起关注。”
傅渊则更倾向于细节:“对,同时我们要设计一些独特的款式,利用这批棉花的特色,做出真正意义上的‘限量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计划逐渐成型,空气中弥漫着激动和憧憬。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沈苏玉带着亲手制作的衣物,来到了大陆的一个热闹的市集。她支起了摊位,挂上了一件件精心设计的服饰,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海岛的气息和手工的温度。
“这位小姐,看看这款裙子吧,是用我们岛上自己种的棉花织成的布料,环保又舒适。”沈苏玉热情地向一位驻足观看的顾客介绍。
顾客接过裙子,仔细摸了摸,眼中闪过惊喜:“这手感真好,设计也很别致,多少钱?”
“因为是第一次出售,我们决定以成本价促销,只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沈苏玉诚恳地说。
就这样,靠着口碑相传,沈苏玉的摊位很快门庭若市,人们被这些独特的衣物所吸引,更被它们背后的故事所打动。媒体也开始注意到这个特别的“海岛故事”,沈苏玉的名字和他的岛屿,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沈苏玉在收摊前,接到了钟耀的电话:“沈苏玉,我必须承认,你的这个想法真是出乎意料的精彩。看来,我也得学学怎样跳出传统框架思考问题了。”
沈苏玉听后,不由笑出了声:“钟耀,商场如战场,但也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下次,不如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的可能。”
“合作?这倒是个新鲜的提议。不过,我倒是愿意看看,我们联手能创造什么样的奇迹。”钟耀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期待。
两人在电话中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似乎预示着未来,他们的竞争与合作,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随着沈苏玉在帝都名声的逐渐响亮,她的裁缝店已不仅仅是售卖衣物那么简单,它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关于梦想与奋斗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而棉花与丝绸的丰收,更为她的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冬日的早晨,阳光透过雾霭,给沈苏玉的小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店内,各式各样的成衣挂满了架子,每一件都承载着匠人的精心与自然的馈赠。顾客们进进出出,有的在挑选冬季御寒的棉衣,有的则对新到的丝绸制品爱不释手,赞叹不已。
“苏玉姐,这次的棉服设计得太巧妙了,既保暖又不失风度,我得多订几件送给家人。”一位年轻女士在试穿了一件新款棉服后,满心欢喜地对沈苏玉说。
沈苏玉微笑着回应:“谢谢你的支持,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件衣服都能成为顾客心中的温暖。还有,别忘了看看我们的丝绸围巾,那是用自家养的蚕丝做的,独一无二。”
就在沈苏玉的小裁缝店在帝都站稳脚跟之时,那些之前对她持怀疑态度的商家们也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希望能够代理她的产品,或者直接购入原材料。沈苏玉没有立刻答应,她深知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决定亲自前往各个商家考察,寻找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
叶辰和傅渊一如既往地在她身边给予支持和建议,三人经过细致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几家既有实力又具有良好口碑的商家作为首批合作伙伴。在合作协议签订的那天,沈苏玉站在台上,面对着台下众多的目光,她没有过多渲染自己的成功,反而诚挚地表达了对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的感激,以及对未来合作的期望。
“是这片土地,这些勤劳的双手,还有每一位相信我们的顾客,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希望我们能携手,用更好的产品,为世界带去更多温暖。”沈苏玉的话音落下,现场掌声雷动。
冬天的寒冷并未减缓沈苏玉前进的脚步,相反,正是这银装素裹的季节,让她的棉花制品需求量激增。同时,丝绸的细腻与光泽,也成了冬季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沈苏玉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开始筹备出口业务。
叶辰和傅渊凭借自己在国际贸易上的经验,协助沈苏玉完成了第一批出口商品的报关和物流安排,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确保每一件产品能够完好无损地送达客户手中。不久后,从遥远的西方国家传来了第一份海外订单的确认邮件,标志着沈苏玉的事业正式迈入了国际舞台。
“看来,我们的小裁缝店已经长出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