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你来我往的涩涩,但文字描述的没有这么直白露骨。
待她都快速看了两页后,她找了掌柜问收不收话本,得到的答案和意料之中的一样。
收话本,但要先看稿子。
就在书肆待的这一会儿时间,摆放着话本小说前的书架挑选的人是最多的。
相反的,另一边摆着四书五经的书架,几乎无人问津。
出了书肆,周母看着她问道:“咱这就回家去?”
周锦宁:“再买点东西就回去。”调味料只有一丝丝油花和盐的饭菜,她真的是吃够了。
进了杂货店,里面的人不多,她看着放在货架上的油盐酱醋,还没来得及开口,周母就连忙小声道:“三娘,咱没带罐子,买不了酱醋。”
周锦宁:“……”是她忽略了,忘记还要自己带容器。
杂货铺掌柜的笑着道:“没带罐子也没事,我们铺子里装什么东西的容器都有,都很便宜的,这个打醋的竹筒只要一文钱,最小的土陶罐只要两文钱,装各种酱都很合适。”
“掌柜的,醋和盐都是怎么卖的?”
掌柜的笑着道:“醋十五文一斤,粗盐八文钱一斤。”
周母听后松了一口气,这醋价盐价倒是和镇上的一样。
周锦宁看了一眼带着杂质的块状粗盐,下意识就想起了每次吃菜时里面的一股说不出的苦味,看了一眼就转向一旁明显白上许多的盐,问道:“这种盐呢?”
掌柜的略微有些诧异,不过还是道:“这盐是精盐,十六文一斤。”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想感叹一声,真贵!
现代一斤醋五块钱左右,一包一斤雪白雪白的精盐更是只要两块。
但就她曾经写小说查资料所知,这价钱已经是太平盛世才有的价格了,但凡遇见灾年荒年或者王朝末年,一斤盐几百文也是常有的事。
她一边拿钱一边道:“麻烦包一斤。”
周母有些着急的道:“三娘,咱就买粗盐就行了,十六文都能买两斤粗盐了,都能吃许久了……”
“娘,粗盐味道苦的很,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咱就买精盐。”
两人说话的功夫,掌柜的已经把盐给装好了,周锦宁接过直接放竹筐里。
周母:“……”她想不通,也不懂,大家不都是吃着粗盐么,有啥不好的?再就是盐里不都是有苦味儿的么?
随后,周锦宁又去了卖猪肉的摊子,二十五文钱一斤猪肉,比她想象中的要便宜不少。
买了一斤专门炼油的猪板肉,又买了一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五花肉一斤还便宜三文钱,纯瘦肉还要再便宜一些,不过,她现在肚子里也没油水,更馋肥肉一些,相信其他人也都一样。
她转头看向一旁被刮的干干净净,一丝儿肉都没有的肉骨头,问道:“骨头怎么卖的?”骨头汤炖萝卜、骨头汤煮饺子都很不错。
膀大腰圆的杀猪娘子,十分热情道:“一文钱一根。”
周锦宁听见这价钱眼睛不由一亮,道:“拿两根!”要不然怕回去放坏了,她都想一口气都给包圆了!
“好嘞!”
周母一只手按着心口,看着她花钱如流水,觉得自己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刚刚买醋花了十五文,买盐花了十六文,现在又买这么多的肉,一个二十五文一斤,一个二十三文一斤,再加上两根一丝肉都没有的骨头,加一起花了多少文钱来着……
周锦宁不是没看见周母心疼的表情,但赚钱就是要改善生活的啊,不然赚钱干嘛?
最后,她干脆当自己没有看见,最后一趟去了粮铺。
各种粮食商上面都有插着木牌,上面写着价格。
看大致看了一眼,对这个朝代的物价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粮价不高,百姓们大多应该可以勉强饱腹,确实能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了。
一石米600文,一两二钱银能买两石米。
糙米五文钱一斤,精米十文钱一斤,白面十二文钱一斤。
最后她只买了两斤白面。
至于米,她记得好像每年都有人来村里收,家中的粮食要是不够了,大可以去村里买,不用累死累活挑回去,估计还能便宜一些。
虽然荷包空了一大半,花了一百零六文钱,只剩下五十九文钱了,但看着竹筐里渐渐多起来的东西,周锦宁心里颇为满足。
回去就炼油,包饺子,晚饭就可以吃到香香酥酥的油渣和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