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

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

所以在西域,同一座城内所有的坎儿井,都是通过地下沟渠连着的,形成了一个人工“地下河”。

当然了,他这么说都是在安慰阿娜耶,实际上吐蕃人心思歹毒,所图甚大。这种复杂烧脑的事情,就没必要跟阿娜耶去说了。

从现在开始,全城集中吃大锅饭,所有人家中的草料都要上缴,集中起来烧火,做便于存放的干胡饼。

方大福话还没说完,张光晟就匆匆忙忙走进来,对方重勇拱手行礼道:“使君,王军使紧急军情,请使君务必来城楼一趟。”

而且难怪唐人煮茶要加盐的,这制茶工艺不到家,确实不加盐提鲜就不好喝了。

方重勇沉声问道。

攻敌所必救,才是兵法要义!他们选择围点打援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重勇以自己阴暗的想法推测,吐蕃人大概是想一战消灭河西唐军主力,之后一路向东,待攻克凉州后,再固守待援,让国内的吐蕃军源源不断的来到凉州。

阿娜耶没好气的说道。

听到这话,王思礼一愣,随即面色黯淡下来。

因为这里烧火做饭用的不是木柴,而是更不耐烧的沙漠灌木。

王思礼沉声说道,面带忧虑。

当然了,一个十来岁孩子能说出来,还是很不简单的。

吐蕃人对于杀死大唐高级将领并无多大兴趣。原则上说,大唐公主外嫁吐蕃,双方还是“亲戚”。此前大非川之战惨败被俘的一系列唐军高级将领,后来也多半被大唐赎回了。

这才是兵法要义!

再有,在无法得知城内具体情况的时候,他们怎么知道方衙内就一定会待在府衙里面呢?如果不在的话,那岂不是在浪费资源?

只要让那座坎儿井塌陷,方重勇就不得不去别处取水,吐蕃人的目的就达到了一部分。

坎儿井不是单个存在,而是以单个的坎儿井为节点,在地下挖通沟渠引水,让这些坎儿井彼此相连。

坎儿井,是中国人民在古代的伟大发明,专门为沙漠地区抗旱而设。在聚居地打很多竖井,并用石块与黏土封顶,搭建小屋舍挡住日光照射,然后在侧面开小门供使用者进出打水。

因为借了也不好用。

吐蕃人为难一个十岁孩子,传出去有损赞普(吐蕃的王)的威名,实在是犯不着。

沙州气候特殊,灌溉是必须的。如果在需要浇水的季节不浇水,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吐蕃人居然照顾沙州本地的农时,把抓到的沙州百姓集中起来,在城外的农田里耕作。

而敦煌这里年蒸发量可以到2000毫升以上,发动本地百姓在家中储水毫无意义,会被白白蒸发掉。城外的吐蕃人扎营在甘泉水边,并不缺乏水源,起码在沙州耗上几个月,在断流期到来之前一直待在城外毫无问题。

所以在我死之前,他们就不会被吐蕃人劝降!”

围点打援,援兵不来的话,就强攻沙州剩下的这两座城,吐蕃人的算盘打得很响。

“此战我们若是出城突袭,则正中吐蕃人下怀,不可取也。

之前听方重勇描述了一下沦为吐蕃人的女奴会有什么待遇之后,她便对吐蕃没有什么好念头了。

最近是每开一次条件,给出的待遇就会优厚一点点。那样子就像是算准了方重勇一定会答应一般。

沙州的情况,比中原那边的城池还要坏一些。

只要将城内所有坎儿井的入口都堵住,那么敦煌小城之内必然处于缺水状态。

听到这话,方重勇只好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往小城城头。

吐蕃军如今开出来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了。

吐蕃军法里清清楚楚写着,与敌军交战,以破坏其水源与粮道为先。以此为大功,并授予老虎旗嘉奖!田宅奴仆奖励无算。

吐蕃人出重步兵,唐军出骑兵,看上去像是双方互换了身份,实则是符合两者的国情。

“那是自然。”

吐蕃人压根就没想接受方重勇他们的投降。这帮人打的主意,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断沙州水源!

“郎君,知道吐蕃人想做什么还不行,得想办法阻止他们才行。今日坎儿井已经被毁了一座,整体都塌陷了。清理过后,能不能用还不好说。”

等到秋收,他们收割完田里的麦子和粟米作为军粮,大概还能再支撑几个月,围城到明年春天也是毫无压力!

只要能搞到稳定的水源。

在沙州决战,开阔地形对吐蕃人并不利。唯有将决战地点选在宽度有限的河西走廊,对于骑兵腾挪有着极大限制的地形,才是对吐蕃人最有利的。

“王将军,吐蕃人倾巢而来,这一战不会很快结束的。约束兵将,同舟共济才是真的。我们多撑一天,就多一天的胜算。”

从吐蕃人开始投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