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定亲
于是,第二天,陈翠就出门到书店买了两本医书回来,夹在一堆礼物中,送到了秦府,算是对秦小姐试探的回应。
且不提秦小姐见到这两本普通的医书是如何激动,陈翠这边已经拜托了张若梅充当媒人,找个好日子去秦府提亲了。
张若梅自是欢喜的应了,她是头一次做媒人,且又是陈翠这个熟人家的孩子,而且两家已经达成默契,她只是负责走个过场而已。
陈翠这时在忙着置办聘礼,这是他们家长子的婚事,对方又是三品高官之女,自然不容疏忽。
就算是两家早有默契的婚事,也没有一次上门就能说成的,不然就显得女方不矜持。
张若梅一共去了三次,前两回都是陪着秦夫人坐那喝茶聊天,到了第三回,才算是把事情给定下来。
之后,就飞速的进入了婚事的流程,开始走三书六礼。
秦若芷今年已经十七,在京城未婚闺秀中算是年纪比较大的,许多官宦人家的女孩子及笄前就定下了婚事,十五六岁就成婚了。
她之所以能拖到这个岁数才定亲,跟秦大人夫妇的纵容是分不开的。
秦大人看似是个古板端方的人,公事上一丝不苟,所以才能凭着真才实干升到了刑部侍郎的位子上。
但是对内的话,则是对女儿疼爱有加,不然的话,秦小姐早就嫁入高门大户联姻,用来巩固父兄的官位了。
要是没有他这个一家之主的许可,刘长平这个偏远之地来的农门小子也不会有机会成为三品高官的女婿。
秦夫人娘家是江南的读书人家,诗书传家,族中名医辈出,多年的行医经验使得他们研究出了女子生育年龄和子嗣健康之间的关系,所以向来不赞成女子早婚,也不赞成过早生育。
所以,她倒是觉得女儿十七岁定亲刚好,三书六礼走完,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成亲,就算婚后即刻有孕也无妨了。
陈翠用心准备的聘礼足有三十六台,且都不是那等样子货,不管是其中的点心干果还是首饰布匹,都是出自京城那些老字号的店铺,且都是上等货,十分体面。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聘金足有两千两之多,这让秦夫人心下十分满意。
虽然不管聘金多少,都会放在嫁妆里给女儿带回去,可男方给的聘金,一是证明自家的实力,二是表明对女方的重视。
两千两银子的聘金,在京城相当的官宦人家中都算是数的着的,她去年给次子下聘的聘金也才一千两而已。
她从前听儿子说过,刘长平是西北偏远之地来的,家里世代务农,他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才开始经商,家境只是尚可。
而且秦夫人听说刘长平先前在京里也是寄居在别人家,她还以为刘家估计家境不怎么样,以后说不得女儿嫁过去要吃苦了。
可自从刘长平的母亲进京之后,这情况好似就忽然变了。
刘家买了一座位置极佳的三进大宅子定居不说,且就她亲见的,这位陈太太的言语谈吐也不像是个农妇,性情宽和,举止有礼,也是从那时候起,秦夫人才真正放下心来。
虽然她丈夫秦大人觉得只要年轻人有才华,将来不会委屈了自己的女儿就好,可只有身为女人的她才知道,女子婚后的生活又岂是只跟男人们过的!
自家闺女虽然性子跳脱了些, 有那等不切实际的行医志向,可却也是从小按照大家闺秀的标准教养的,规矩礼仪一样不差,去任何一户官宦人家做主母都使得。
要是闺女将来的婆婆是个无知村妇,两人之间都无法沟通,那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哟!
秦夫人见了陈翠之后,觉得她不愧是能教养出三个有功名儿子的女人!
据刘长平说,他十三岁才开始读书,那时候他父亲已经不在世了,跟大伯和祖父母也已经分家,他跟弟弟们上学全靠母亲一力供养,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母亲的激励和鞭策。
三书六礼走完,已经到了年底,长平和秦若芷的婚期定在了来年三月二十八,这已经是让人算出来的最近的好日子了。
长平定亲的事虽然没有刻意张扬,可还是传了出去,他那些同僚和同年们纷纷艳羡不已。
那可是刑部侍郎家的闺女啊,刘长平这小子居然还有这等福分,真是羡煞人也!
有了未来女婿的名分,长平往秦家去就更名正言顺了,几乎一逢到休沐日就上门拜访,带的礼物也不算多贵重,可却是贴合秦家人的喜好,其中总会夹杂着特意给秦小姐的物件。
秦若芷的大哥已经娶妻生子,现在工部任职,是个跟秦大人一般严肃端方的君子,她二哥就是长平的同年兼同僚,性子略微跳脱,将于年底成亲。
这两位哥哥虽然性情不一,可都对妹妹十分疼爱,一开始也免不了对长平挑拣来去的,直到长平展示出了自己的诚意,获得了秦大人夫妇的认可,这两个大舅哥才消停些。
今年在京城过年,不用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