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郁家除了在县城读书的郁敬德、郁敬礼兄弟俩, 所有人都在这里。
虽然郁敬德兄弟不在,不过有他们的父亲郁老大在,也不需要他们回来才能分家。
里正问郁老大兄弟三个, 是不是确定要分家。
他们父母要分家, 也要兄弟几个都答应才行, 不然若是大伙儿有歧意,还得继续调解。
这便是村里分家的流程, 里正是个公正的,自然要问一问。
郁老大没吭声, 阴沉着脸, 郁老二讷讷的, 不知道说什么,只有郁老三肯定地表示要分家。
他说得大义凛然:“爹既然说要分, 咱们不能让他失望,那就分吧。”
听到这话,郁老爷子夫妻和大房等人差点就吐血。
这分家的原因, 郁家的人心里都清楚,明白老爷子其实是不想分的, 你这么说,不是故意戳老爷子的心窝吗?
郁老太太恶狠狠地瞪着他,要不是里正和五叔公他们在这里看着,她都想扑过去挠他的脸。
这一刻, 她觉得老三实在太可恶了, 比二房的人还可恶。
郁老三可不管, 今儿不管怎么说, 这个家是分定了。
他不想再无条件地供着大房, 将来沾不沾得到光再说, 这些年为了供大房的两个侄子读书,他们缩衣节食,三房能得到什么好处?
读书的又不是他的儿子,他干嘛要继续委屈自己和儿子们,就为了那不确定的未来?
里正自是看出郁老爷子和郁老太太的神色不对,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去探究。
确认郁家人对分家都没意见,那就分吧。
接下来便是商量怎么分。
这事还要看郁老爷子,他是郁家辈份最高的,怎么分还是要由他来,里正和五叔公等人只是来作个见证,若是分家分得不公平,还会给予指正和劝诫。
这也是村里分家的流程。
郁老爷子沉着脸,让郁老太太去拿家里的田契和银钱。
这才是一个家最重要的东西,都在老两口手里好好地收着。
郁老太太回房去取,等她捧着田契和银钱过来时,手都在打哆嗦。
在她心里,这些东西都是要给大房的,供着大房的两个孙子读书,要是分家了,这些东西也要分给二房和三房一部分,以后大房能支使的银钱减少,说不定还会影响到孙子的前程,如何不让她心痛难受。
众人都看向郁老太太手里的匣子,田契和银钱都在这里。
陈氏觉得心都在滴血,狠狠地掐着手心。
她真的不想分啊,想到今天就要分家,只觉得这天都要塌下来,她已经能预感未来的日子大房有多难挨。
只有郁琴和郁敬宗尚未意识到分家代表什么。
他们觉得,爷奶都偏心他们,就算是分家,应该也没什么变化,反正大房是不会吃亏的,最多就是大家不在一个锅里吃饭。
这样才好,不必每次回村后,要跟着二房三房吃咸菜疙瘩,都没点油腥味儿,真是难吃死了,不如在县城吃呢。
郁老爷子接过匣子,将之打开,朝众人说道:“家里共有十七亩水田,十亩旱田,三十亩山地,银钱有九十两,这些我决定分成四份,我和老婆子一分,大房二房三房各执一份,你们觉得如何?”
里正和五叔公都点头,这很合理。
郁老爷夫妻俩毕竟还健在,分家后他们也是要养老的,要有一份田产傍身。按照村里的习俗,届时他们想跟哪个儿子过,就将他们的田产给哪房耕种。
看这情况,老爷子夫妻肯定是想跟着大房过的。
郁老大等人自然没意见,里正他们都在看着呢,哪里能有什么意见。
不过郁老三夫妻俩都怀疑,家里的银钱肯定不止九十两,说不定两老还私藏了些,留给大房。让他们无奈的是,家里有多少银钱,他们还真不清楚,只有老两口知晓。
是以他们说有多少就多少,就算藏了钱,他们也没法子进去搜吧?
郁老爷子继续说:“十七亩水田,分成四份,大房二房三房各五亩,我和老婆子吃亏点,拿两亩;十亩旱田,你们各房拿两亩,剩下的四亩给我和老婆子;三十亩山地,一房十亩,我们老了,就不要了。”
山地是最不值钱的,是村里免费分给村民的,各家都有山地,也是给各家进山里砍柴、种树的地方。
听到这里,里正等人有些吃惊。
郁老爷子这分家分得实在公平,居然没有偏心大房,大房二房三房拿到的都是一样的。
水田自然比旱田要好,老爷子没有多要水田,也没多给大房,就算他们拿走四亩旱田,其实也不算什么,反而有种郁老爷子居然宁愿自己吃亏些,也要让儿子们公平分家的感觉。
郁老爷子原来是这么公平公正的父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