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食不果腹
赵铎对着扶苏行礼之后,转身去了后面的运粮车队。
眼下这些凉棚之下的赈灾粮,别说让灾民们吃饱肚子了,怕是连着刷锅水一般的浊汤,都不够一人分上一碗的。
而扶苏此刻心中也是感到了震惊。
若是这样下去,那灾民们又该有多少人无辜枉死?而且枉死的原因,竟然是活活饿死。
现如今,他们可都是自己大秦的子民啊。
更是大秦帝国组成的其中一分子。
“太子?”
“先生有何指教?”
听到范庆的呼唤,扶苏这才从冥想中回过神来,看着范庆问道。
“是不是心中很憋闷?有苦难言?”
“唉——知我者,先生也,如果不是亲身来到这灾民之中,怕是我扶苏一辈子都见不到灾民们所面临的苦难啊,只怕是我们带来的这些粮食,也难以让灾民们走出困境啊,不知先生可有办法?”
扶苏此刻对于范庆,似乎是达到了盲目的无条件信任。
似乎在范庆的手中,就没有他解决不了问题。
就拿这次筹集赈灾钱粮的差事来说,要不是有点费自己,怕是自己还会继续配合着范庆从那些大秦贵族手中们搜刮钱粮的。
范庆看着一筹莫展的扶苏,微微摇了摇头道:“救济灾民这件事,就看太子想要做到那种程度了,如果是只让灾民们解决了眼前的饿肚子问题,想必这两三天之内,就可以解决了,但是要长期的话,只怕是要付出不小的努力了啊。”
“先生指的长期是……多久?”
“当然是很多年了,百年千年皆有可能。”
扶苏听到这里,心中巨震。
甚至看范庆的眼神都变了,变得炙热、期待、憧憬……
“打住,我可没有龙阳之好,你可别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搞得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范庆对着扶苏调侃道。
这番话,正好被走过来的赵铎听到了,差点没把眼珠子给凸出来。
心中暗道:“先生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连太子都敢戏弄调侃,这要是换做别人,怕是分分钟就得被抓起来论罪了。”
“呵呵呵,先生说笑了,本宫只是听完先生的话,心中变得过于激动了,不知先生口中所讲的百年千年,是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持久下去呢?”
“那当然是改变百姓们的劳作 方式,提高生产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主要的,给他们归属感和责任感,这样一来,大秦的粮仓,只会越来越丰盈,即便是再次遇到灾荒年,也可以依靠储存的粮仓来度过危机的。”
“改变劳作方式?提高生产力?先这些话……本宫不甚明了,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此刻的扶苏,可谓是将自己太子的身份,放到了极低的位置。
在范庆面前,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个学生,对范庆,更是行了师徒之礼。
尊师重道,本就是儒家所推崇的精神,最主要的,还是这淳于越对扶苏涂毒过深,让扶苏成为了儒学的坚实拥护者。
所以才会在一些大的国策决议上,经常跟自己的老爹嬴政顶着干。
甚至还跟自己老爹辩论。
如果不是范庆的半路出现,此时的扶苏别说被册立为太子了,只怕已经身在上郡,跟蒙恬一起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呢。
“太子可知道现如今百姓们的口粮主食都是什么吗?”
“这个本宫自然知晓的,主要的自当时粟、黍、大豆这些。”
“为何不把小麦作为主食来推广种植呢?还有水稻。”
“小麦?先生说笑了,小麦生长周期长,而且产量也低,食用时还需要用石磨加工成面粉,哪有粟、黍之类的食用方便啊。”
在秦朝,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小麦都没有能成为人们的主食。
究其原因就是种植技术不到家,再有就是灌溉也要看天。
风调雨顺的话,或许一亩地还能收获个几十斤到一两百斤的小麦。
但是遇到干旱,甚至都可能绝收。
水稻就更不行了,北方都是旱地,根本就没有种植水稻的条件。
即便楚地有水稻,但是北方人想要吃上稻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运输就是第一大难题,不像后世,种植水稻技术有了新突破,全国各地都可以种植。
但是在眼下,南方的水稻想要运到北方,路上的消耗就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加入一个人,运输一百斤粮食,从郢都到咸阳,光是路上车夫就要吃掉三四十斤,到了咸阳也只能留下二十斤的粮食就不错了。
毕竟回去时,车夫在路上依然要吃掉三四十斤的粮食。
现在想要解决大秦的民生问题,除了种植农作物要进行调配改革之外,再有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