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故事 7
地球纪年 2007年孟静秋4岁
“媳妇儿,小秋说她想学围棋,要不咱给她报个兴趣班试试?” 那天吃完晚饭,林欣(孟静秋妈妈)正在收拾桌子,孟予良(孟静秋爸爸)凑上去,对老婆说道。
“围棋?”林欣停下手中的活儿,一脸疑惑地看着孟予良,眼珠转了一圈,上下打量完眼前的男人,神情严肃地质问道,“她才4岁,怎么就知道围棋了?你老实交代,是不是又趁我不在,带着她看动画片了?看你的那个《棋魂》了是不是?”
孟予良咧嘴一笑,忙嘻皮笑脸地打着哈哈,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觉得从小学点儿围棋,这对小孩的逻辑思维肯定有好处,但一般孩子都嫌围棋枯燥难懂不愿学,难得咱闺女主动感兴趣,我觉得值得一试。”
林欣见孟予良这一副无赖样,就是默认了自己刚刚问的问题,又狠狠瞪了他一眼,但转念一想,孟予良刚刚的话也不无道理,去学学棋也好,至少总好过天天在家跟着他爹看电视,还容易搞坏眼睛,便同意了。
夫妻俩就在家附近的一个培训机构里给孩子报了班,孟静秋的学棋之路就这么开始了。
一开始,夫妻俩自然也没有指望孟静秋能学得多好,不过是当培养孩子的一个兴趣罢了。而孟静秋却是非常入迷,每次去上围棋课,都开心得不了。
“爸爸,我今天又学会了2个新的定式,而且还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出的死活题。”
“爸爸,我今天又赢了,孔灿灿她每次都输给我,哈哈。”
“爸爸,我真的好喜欢下围棋哦,我们老师说我的进步超快。”
“爸爸,孔灿灿今天被我下哭了,她说她要去改学国际象棋,不下围棋了。”
“爸爸……”
每次孟予良去接女儿下课,回来的路上,孟静秋总有说不完的话,基本句句不离围棋相关的事,孟予良就有一搭没一搭地随口应着女儿,也没太当回事。
后来孔灿灿真的选择了转项,离开了当时的围棋培训班,两个小孩子虽说下棋的时候杀得凶,可真到了分别的时候,对彼此的不舍,哭得更凶。可小孩子又有多少拒绝离别的权力呢?好在两家住得近,平时常有些往来,不过一年后,为了孔灿灿学棋,孔家举家搬迁去了大城市,这回是这两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经历的第一次分离。
孟静秋则继续留在培训班里,一年后的一天,孟予良跟以往一样,去接孟静秋下课,培训机构里的启蒙老师却郑重其事地和他说:“静秋爸爸,现在机构里的孩子们都已经完全不是静秋的对手了,而且她下棋太凶太狠,老把其他一起来上课的小朋友给得片甲不留,完全不留情面,几个小男孩都被她杀哭了,都跟家长说不愿来学棋了。所以你看,我这小庙实在是容不下她这尊大佛了,而且以我这么些年教棋的经验来看,静秋绝对是一棵学围棋的好苗子,你们要不考虑考虑送她去专业的围棋道场,走职业棋手的道路?”
让女儿走职业道路,这是孟家夫妇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但老师的话,让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女儿也许真与围棋缘分匪浅,是该认真思考这个选项的可能性。
越来越卷的社会大环境下,做题家们的出路也在肉眼可见的变窄,读书考大学的出路已经不再像上个世纪那么简单明了,千军万马过完独木桥后等待他们的未必就是青青草原,而可能是另一座悬崖峭壁。
如果女儿真的在围棋上有天赋,那么靠这一技之长去搏一个未来,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征求了孟静秋自己的意愿之后,她就这样踏上了职业棋手的道路。
要找好的围棋道场,孟予良也把目光投向了孔灿灿一家所去的城市,只是孟家两夫妇都是体制内的职工,没法像孔家那样说走就走地陪着女儿去。
不得不说,孟静秋是个坚强独立又执着的孩子,她认定的事,再苦都会自己咬牙坚持,所以孟静秋为了学棋,就选择了小小年纪独自背井离乡,那一年她才7岁。
幸运的是,两个小姑娘在新的城市重逢很开心,两人学棋的道场离得不远,孔家父母也很喜欢静秋,静秋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孔家的常客。
两个孩子多数的时候都在各自的道场里学棋,孟静秋选的是包食宿的,所以她日常训练的日子几乎就是足不出道场的生活。
不过到了休息日,孔家夫妇常常把小静秋接到家里小住,两个孩子就一起从清晨洒满阳光的床上醒来,一起在餐桌前享受小孔妈妈为她们准备的早餐,一起手拉手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一起探索周围的小公园,一起玩捉迷藏、捉蝌蚪、放风筝……
因为学棋,两个孩子都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正常的校园生活,所以身边同龄的小伙伴很少,她们只有彼此是最好的陪伴,分享彼此的趣事和小心思,分担棋场中的失败与压力。
在孔家的日子,孟静秋的记忆里,每一天都充满了欢笑、温馨和家的味道。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5年,12岁的孟静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