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江东双璧
周瑜的小心机,几乎全让乔霜料到了。周瑜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今天晚上,大乔带着亭儿过来了。
亭儿一见到周瑜的长子周循,就开心地和他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他们是无微不至的好兄弟,处处为对方着想。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尽是情义。
“大家今夜喝个尽兴,庆祝公瑾升职,把那无耻的曹操打回北方,永不再攻打江东!”
天色至晚,美好的黄昏到来了。
周瑜带着乔霜来到草地上散步。亭儿与周循兴高采烈地奔跑嬉戏,欢笑声不止。
晚风拂过周瑜的脸庞,金灿灿的霞光映射在草地上,如同镶上了金子一般。
望着兴奋的两个孩子,周瑜的眼角隐约可见晶莹的泪光。
细心的乔霜发现了他的异常,问道:“你怎么了?不高兴吗?”
“不,”周瑜抹了抹泪水,“我忽然想伯符了……”
“你们之前一定是很要好的兄弟吧。”
“嗯,是的。”
周瑜迎着晚霞的光辉,准备讲述他与孙策的故事……
公元175年,在寿春与舒城两地,两个毫无关联的男孩降生在这个世界上。
谁都没有想到,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们会有无法割舍的命运羁绊。
他是孙策,诸侯孙坚长子,十几岁便广交名士,雄姿英发。
他是周瑜,周异次子,出身名门世家,面容清秀,胸怀大志。
十几年后,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在寿春一面如故,结为了亲密无间的挚友。
孙策与周瑜,一文一武,就在这命运的巧合下相遇了。
这是缘分,还是命中注定?
于是,这对意气风发的少年,每日举杯痛饮,过得十分快乐。
公元190年,孙策移居舒城,周瑜便慷慨地把家里的大宅空出来,让给孙策住。
这段时间,孙策与周瑜正式结为兄弟,升堂拜母,永结手足之情。
“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肝胆相照,一直在一起。”
“不论多大的困难,你我二人风雨同舟,伯符若有疑难,公瑾和你一起承担,永不离弃。”
于是,这对江东双璧便一闯天下,奔赴战场,团结一心,捷报频频。
他们坚定了江东的底基,在江东一鸣惊人,彻底成为了英雄。
在许多高崖峭壁之上,二人经常眺望这片宽广的土地,立下壮誓豪言。
“公瑾,过不了多久,我与你即可将这大地彻底平定之!”
“公瑾这一生不求别的,唯只愿一心辅佐伯符,帮助伯符平定天下!”
“我孙策这一生,遇到了公瑾这般好友,是我一辈子的福气!”
“无论天涯海角,还是刀山火海,伯符在哪,我周公瑾就在哪!”
公元199年,孙策与周瑜攻破皖城,迎娶了乔公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大乔与小乔。
兄弟二人想尽一切办法,获取了乔家姐妹的芳心,孙策娶了姐姐大乔为妻,周瑜娶了妹妹小乔为妻。
二人婚后幸福,有了佳人为伴,又趁着军心大振,他们一举之下赢得了当时的掌声,登上了人生的闪光点。
不幸的是,公元200年,孙策遇恶人刺害,重伤不治,不幸身亡,时年二十六岁。
这一个悲痛欲绝的消息,传到在外征战的周瑜手里。
周瑜得知噩耗,泪流满面,心如同刀割火焚一般刺痛。
“伯符啊,你我大业未成,为什么你就撒手人寰,离我而去……”
“我,周公瑾,将继承伯符之遗愿,这江东就由我来守护!”
“伯符,你放心好了,你的手足兄弟周公瑾,绝不会背信弃义,公瑾一定会平定天下,不负伯符的期望!”
在那一瞬间,周瑜仿佛看见孙策的在天之灵在天上望着他,对他轻轻说道:
“公瑾,我壮志未酬,不幸早逝;伯符不求你能为我做什么,只为公瑾可以完成我们的共同的愿望,守护江东……”
夕阳的光辉已经散去,周瑜从衣服里取出那封发黄的遗信纸片,上面叙述着生前的遗愿与鼓励。
黑色的字迹依然是那样熟悉,这是孙策生前亲自代笔的遗信。
“亲爱的公瑾,很抱歉我并没有陪你走到最后,我深感惭愧。
没了我的日子里,请不要太伤心。即使我归于泉下,我们依然是最好的兄弟,我的遗愿尚未实现,实在可惜……不要悲伤,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信的右下角题着两个醒目的大字:
孙策。
周瑜的泪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打湿了孙策的遗信:
“伯符,这天下我们同谋,这江东有我为你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