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3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帝王”,即统1长江,分治南北。此战略构想,被称作《榻上策》。

需要注意,鲁肃在阐述战略规划时,曾提到此构想的实现前提,是“北国多务”——即长江以北地区,长期陷入军阀混战,因此江南政权才有发育空间。

为将军(指孙权)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榻上策》

换言之,《榻上策》的底层逻辑,是在保全江东的前提下,避免同北方发生冲突。理解了这1点,便能够理解鲁肃的行为逻辑。

由于鲁肃奉行“联刘抗曹”之策,因此妥协居多,往往会给人以懦弱的错觉。实际并非如此。

赤壁之战前,鲁肃劝孙权联合刘备,是因为江东无法独力抗衡北兵。

赤壁之战后,鲁肃劝孙权出借南郡,是因为江东需要刘备充当抵御曹操的桥头堡。

然而1旦涉及东南地区的利益,鲁肃便1反常态,表现得十分激进。

比如争夺长沙、0陵、桂阳3郡时,鲁肃敢于单刀赴会,据理力争,乃至呵斥关羽僚属。

没错,单刀赴会,并非关公单刀赴鲁肃,恰恰相反,是鲁肃单刀赴关公!

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孙)权命(吕)蒙西取长沙、0、桂3郡。--《吴书吕蒙传》

(刘备)遣(关)羽争3郡……(鲁)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吴书鲁肃传》

以此论之,鲁肃不仅不懦弱,而且十分理性。

他所做的1切,都是为了实现其战略构想,即避免与北国交锋,着力于统1南方。

本书中诸葛亮的策略,与此策有些近似。

《榻上策》的提出时间,在建安5年(200)。彼时孙策新丧,东吴人心浮动,大量流寓士人逃回北方。鲁肃也是其中之1。

鲁肃当时受到扬州宗帅刘晔招募,欲投奔郑宝,结果遭到周瑜阻拦。

刘子扬(刘晔字子扬)与(鲁)肃友善,遗肃书……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吴书鲁肃传》

周瑜1方面将鲁肃的母亲遣送吴郡为质,另1方面盛赞孙权之德,最终说服鲁肃留在东吴。

会(周)瑜已徙(鲁)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鲁)肃从其言。--《吴书鲁肃传》

时孙策已薨,(孙)权尚住吴,(周)瑜谓(鲁)肃曰:“……今主人(指孙权)亲贤贵士,纳奇录异。”--《吴书鲁肃传》

与孙策“诛戮江东名豪”不同,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鲁肃因此向孙权陈述密计,即《榻上策》。

(孙策)谓(孙权)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吴书孙讨逆传》

鲁肃认为“汉室不可复兴”,因此“功业侔于桓文”(指充当汉廷外藩)的战略构想,便不再符合实际情况。

(张纮)乃答曰:“今君(指孙策)绍先侯(指孙坚)之轨……匡辅汉室,功业侔于(齐)桓、(晋)文,岂徒外藩而已哉?”--《吴历》

在鲁肃看来,“统1长江,僭号帝王”才是孙权的目标。

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鲁)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榻上策》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