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三章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下

第三章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魏书武帝纪》

上面这段,诸君只要笑笑当放屁即可,因为只有第1句话逗号前是真,后面都是扯犊子。

袁绍与韩馥的关系,便如同晁盖与王伦。

居下位者掌握实权,居上位者空有名分。

因此,昔日袁绍在渤海时,2人云渊阻隔,还能维持面子客气;

同处1地时,便很快闹出分裂。

按《后汉书》记载,袁绍在邺,天下英豪望风而至;

韩馥“见人情归袁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竟派兵监视袁绍府邸,最终发展至相互火并。

豪杰既多附(袁)招……韩馥见人情归(袁)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袁)绍门。--《后汉书袁绍传》

由于韩馥(州牧)在名义上是袁绍(郡守)的上级,因此内战初期,韩馥颇占优势。

冀州州吏讥笑袁绍“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袁绍孤客穷车,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魏书袁绍传》

袁绍在逆境下,致信公孙瓒,邀请他南下冀州,夹击韩馥。

其人同时派遣郭图、张导、高干、荀谌4人赴邺县游说韩馥,劝其投降。

袁绍使张景明(张导)、郭公则(郭图)、高元才(高干)等说韩馥,使让冀州与绍。--《英雄记》

(袁)绍乃使外甥陈留高干,及颍川荀谌等说(韩)馥。--《后汉书袁绍传》

这4位使者的身份十分值得注意。

张导出身司隶河南,是钜鹿太守;

高干出身兖州陈留,是袁绍之甥;

郭图与荀谌,则出身豫州颍川,与韩馥为“乡里”。

在游说活动中,郭、荀2人,无疑是核心人物。

按《后汉书》记载,正是在荀谌的游说下,韩馥才违心归降。

(荀)谌曰:“勃海虽郡,其实州也……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太山也。愿勿有疑。”(韩)馥素性恇怯,因然其计。--《后汉书袁绍传》

荀氏、郭氏与韩氏俱出自颍川,有乡党之交。

韩馥在冀州牧任上,也曾多次遣使赴老家招募乡亲,荀彧等人均在受募之列。

会冀州牧同郡(指颍川)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荀)彧独将宗族至冀州。--《魏书荀彧传》

韩馥以“豫州人”的身份牧冀州,需要制衡河北豪强,因此便离不开“乡亲”的帮助。

袁绍派遣韩馥的“乡亲”前来劝降,对韩馥的心理打击不言而喻。

韩馥“伏膺儒教”的弊端,此时也显露无疑。

他对冀州的主战派说:“我是袁氏故吏,才干又不如袁绍,因此让位,符合先贤的要求。”

这实际是君臣伦理的体现。

(韩)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魏书袁绍传》

韩馥归降后,并未得到袁绍的礼遇,虽被授予“奋威将军”的虚职,但“无所统御”,成了政治吉祥物。

(袁)绍遂领冀州牧,承制以(韩)馥为奋威将军,而无所将御。--《后汉书袁绍传》

如此1来,韩馥的悲剧便不远矣。

以上说明什么?

说明在汉末丧乱的大环境之下,皇权世俗化、士大夫家族化、郡国本位化,逐渐取代了两汉大1统的固有格局。

也因此,才有了浓墨重彩、血腥之中透着浩然英雄气的汉末3国历史!

下1章,咱们继续讲韩馥的悲剧、袁绍两大阵营的由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