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连环马
御书房内,高喆看着王伦写的信,气的一掌拍在了桌子上,然后瞪大了眼睛,大声喊:“好你个王伦,好你个反贼,胆大妄为,无耻之尤。”
徐宁跪在地上,不说话。
赵喆站起来,在地上来回走了好几次。
过了好一会儿,赵喆站住,转过身,看着徐宁。
“徐教头,起来吧。”
“罪臣不敢。”徐宁依旧不动。
“近六万大军征战梁山,就你一个人回来了,虽然是打了败仗,但是你有这份心就行了,起来吧。”赵喆叹了口气说。
徐宁起身,依然是低着头。
“徐教头,坐。”赵喆自己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徐宁想了一下,浅浅坐下。
“徐教头,你见过王伦,也跟他有过交谈,你跟我好好说说,这王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赵喆看着徐宁,认真地说:“知道你和别人不一样,不要像他们那样虚头巴脑的,你就跟我说实话。”
“遵命。”徐宁拱手,想了片刻,然后开口。
“王伦此人非常有威望,梁山上下,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都对他非常信服。此人胸怀宽广、平易近人、对底层百姓和士兵非常尊重,能和士兵吃一样的饭,也能和百姓一起坐在门槛上聊天;他极为聪慧,思绪天马星空,梁山不少的制度甚至是练兵之法都是出自他手。此人文武双全,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填写诗词。据说前段时间此人亲自带军舰到杭州和方腊打了一仗,听说方腊吃了大亏。此人擅长谋略,眼光长远,雄才大略。总的来说,王伦这两年来,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梁山带到如此的境地,很是不凡。”
“唉,我看到此人的信,第一印象是此人胆大包天,细细品味确是自叹不如,惊出一身冷汗。好一个经天纬地之才,字字句句都是治国安邦的金玉良言,可惜如此大才,不思忠君报国,却要造反,真是让我又爱又恨。”赵喆叹了口气。
“在此人的信里,我能感受到他对这天下的关心,对百姓的尊重,唯独对我这大宋朝廷,大宋皇帝没有丝毫的敬重,仿佛我只是一个邻居,一个路人。我大宋朝廷的威严什么时候沦落到这种地步了?”赵喆眼神空洞地看着门外。
过了一会儿,赵喆缓过神来,问徐宁:“徐教头,这次你是高太尉臂膀,这次朝廷和梁山大战,你全程参与,你跟我好好说说,朝廷的精锐大军到底是怎么败的。”
徐宁想了想,一点也没有隐瞒,把朝廷大军的每一步行动都细细说了出来。
赵喆静静想了一下:“梁山军队先用小股部队瘫痪了我5000骑兵,又用道法打败高俅,趁机俘虏上万军队,一支载满士兵的船队被对方的水军卡在广济河,失去战斗力,最后的大军被梁山军队击溃。我三万多大军生生被梁山的士兵给跑废了,力竭之下被俘。这一切的一切虚假的都不像是真的。”
“梁山大军是谁指挥的?作战将领又是谁?”赵喆问。
“梁山大军是林冲亲自指挥的,作战的将领主要有史进、栾廷玉、朱仝、阮小五、解珍、解宝。”徐宁回答。
“想不到林教头不仅武艺出色,这指挥作战的能力也是如此骇人。我竟然生生错过了这么一个大才。”赵喆感叹。
“这朱仝是谁?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
“朱仝号称美髯公,原是郓城县马军都头,后来升为济州总捕头,实际掌管济州兵马大权。”徐宁回答。
“这都是我的官员,最后却是加入了叛逆。”赵喆感慨。
徐宁不说话,只是低着头。
“徐教头,那王伦定是招降过你,你为何还要回来?”赵喆问。
“回官家,官家对徐宁有知遇之恩,现在官家又是用人之际,徐宁岂可离开?官家接下来征讨方腊,收复江南,徐宁愿为前锋,替官家分忧。”徐宁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说得好。”赵喆欣慰地站起身来:“没有辜负我对你的信任。”
“只是,你说征讨方腊,却没有说征讨梁山,难道我朝廷大军真不是梁山军队的对手?”赵喆问。
“梁山军队上下一心,军官作战勇猛,士兵作战勇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实在是不好对付。”徐宁想了想说。
“你觉得童帅率大军进攻梁山,可有胜算?”赵喆问徐宁。
徐宁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儿,还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难道我们朝廷大军就这么不堪?”赵喆有点急迫。
“陛下,不是朝廷军队弱,是梁山军队太强。”徐宁缓缓地说。
“嘶。”赵喆大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王伦在信中极为大胆,说与我休战,让我放心去打方腊,甚至说大辽或大金南下的时候他来挡住外地,如果梁山军队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这王伦倒是有底气说这个话。”赵喆感慨地说。
“不过,即便是他的军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