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东淮之变,釜底抽薪!
东淮。一座未曾悬挂门匾的府邸之中,数道身影进进出出,脚步甚是匆忙。“贾大人!”“宫里传来消息,小皇子答应归顺大禹了。”“嗯!”贾诩微微颔首,嘴角间也是绽着一抹冷笑,平静的道:“这段时日,东淮国师,丞相先后暴毙家中,此事着实有些蹊跷。”“我怀疑乃是东瀛所为,派人详查一番。”“是!”“小皇子既然答应归顺大禹,从即日起,东淮这番国号,便不合适了。”“即日起,改东淮为大禹东州,由东淮皇室暂领,念其年幼,由东淮三公主监国。”“如此甚好!”贾诩吩咐下去之后,便迈步走入两道魁梧的汉子,看到贾诩之后,温和的一笑。“先生。”“药师,如来,你们来了。”“嗯!”李靖微微颔首,轻声道:“如今东淮历经大战,军中已经彻底糜烂,东海防线也被倭奴侵蚀,重建东海防线,刻不容缓啊!”“东淮水军如何?”“战船老旧,兵员老弱,战力不及全胜十分之一。”“比之瀛洲如何?”“不堪一击!”李靖的脸上露出几分苦笑,他并不擅长水战,况且,如今的东淮实在是千疮百孔,无论是朝堂还是军中,几乎都已经糜烂到极致。“主公说过,瀛洲虽小,却是心腹之患。”“药师,如来,将我军的主力布在东海沿线,将百姓内迁,倭奴在海上虽然称雄称霸,可到了陆地,依旧是一群臭老鼠。”“他们不是想上岸吗?”“放他们上来便是,遂了他们的愿,关门打狗!”“诺!”……大禹。早朝。“宣东淮使臣觐见。”“宣……”一道道呵声传出大殿,随之数位使臣一同走入正德殿,看着龙椅一旁坐着的身影,恭敬行礼。“东淮外使,拜见盛王殿下。”“免礼!”“吾皇于月前驾崩,幸得大禹相助,我东淮百姓才能免于战乱,今,皇子年幼,朝廷**,我东淮愿意向大禹俯首称臣,尊为上国!”“国书在此,请大禹监国过目。”“嗯!”宁尘简单的浏览了一遍之后,便将其交给一旁的沈黎,后者审阅之后,又传递给诸葛亮,林秋石等人。“诸位以为如何?”“殿下,兹事体大,是否要禀明陛下?”林秋石率先开口,如今雍王离京,又让他看到了希望,盛王可是他的女婿,有这份姻亲关系在,只要盛王不倒,他在朝堂之上依旧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殿下!”沈黎微微拱手,平静的道:“东淮既然愿意纳入我大禹,此乃上古圣贤之所期也,中原本一体,同宗同源,我大禹和东淮又是血肉同胞,如今融为一体,未尝不可。”“臣附议!”诸葛亮商鞅等人也是拱手称是。宁尘微微颔首,笑吟吟的道:“既然如此,本王代表父皇,接受东淮的朝奉!”“不过,如今东淮朝廷名存实亡,皇室后继无人,加之东海蛮夷环伺,本王以为,朝廷不妨暂且废置,以幕府形式代管,如何?”“我大禹会派出能臣贤士相助,贵使以为如何?”“叩谢大禹监国!”这本来就是一场形式罢了,如今将东淮彻底纳入大禹的版图,虽然暂时还不能摘了东淮的国号,可有贾诩等人在,这都是早晚的事儿。早朝就这么下了,接下来,沈黎的中书省将围绕东淮行政,民生,地域,区划,农事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不过如今大禹的科举将开,倒也不紧迫。“孔明,小弟那边可有消息?”“回殿下,雍王如今尚在大漓,具体情况不明。”“哎!”宁尘悠悠一叹,有些无奈的道:“堂堂监国皇子,竟然亲身涉险,简直糊涂!”“对于东淮之事,你有何看法?”“殿下,此事雍王殿下临行前已经安排妥当,只需按部就班便是。”“嗯,北边传来消息,漠北似乎又有异动。”“漠北……”诸葛亮等人皆是面色一凝,沉声道:“此次,倘若漠北真当卷土重来,恐怕就是胡奴入场了。”“无妨!”商鞅面色平静的道:“岳帅已经重新驻防北境,有三十万大军坐镇,胡奴想要再突破我边境,也绝非易事。”“唉,小弟不回来,朝中人心终究还是不稳啊!”……溧阳城。十余万大军在天下名将‘陈鼎’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城南下,仅留守了数千精甲,把守四方城门。“将军,大漓的主力据我军尚有半日的距离,我们在何处设伏?”“嗯……”陈鼎的脸上露出几分犹疑,沉声道:“本将麾下的将士本非主力,战力自不能与大漓主力相比,若是贸然拦截,若是被他们突破封锁,溧阳城可就危险了。”“传我命,加快行军,只需拖住大漓主力进军的步伐,待云帅主力从后跟上,便是大漓的覆灭之时。”“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