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
广为流传的,可能就是战国初期的宋国大夫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学习幻化之术。
关于这点,史料上曾有详细记载。
据说老成子学成之后,能够让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纷繁;使冬天能打雷,夏季能冻冰;使飞禽能奔跑,走兽能飞翔。
不过这些都年代太过久远,里面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已经成为了一个谜。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出奇妙的幻术世界,让后人有迹可循。
大自然是奇妙的,天地之间的事物也有自己运行的道理,它们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当中。
眼睛之所以能够看见事物,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经过角膜进入眼内,经过屈光间质的折射,在视网膜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由神经传入大脑中枢,然后我们就由大脑构造出一个我们“看见”的事物。
但是有许多都是人类肉眼无法可见的,比如说微生物,又或者红外线、紫外线这些等等。
人类所看见的东西有限,不仅如此,还会有视觉欺骗,比较著名的就有海市蜃楼,埃冰斯幻觉,还有弗雷泽螺旋。
这些都说明了眼见不一定为实。
既然如此那么什么又是真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同样自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人类,无形中改变他们的某种行为方式。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说的清楚。
世间万物有定数,也有变数,叶秦所要做的,就是看透生命的本质,追本溯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没有事物会永恒不变。
何谓幻?
也许叶秦已经有答案了。
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
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其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
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
这一刻叶秦豁然开朗,右眼乍然放出道光芒,随着光芒隐匿,一道月牙形状的痕迹,出现在瞳孔当中。
他抬头望着月亮,周围的白雾变得越来越浓重,看似迷雾重重,实际上他的心里却是无比清明。
此时苍穹的明月,也变得更加明亮,竟然荡开出无数道水波状的纹路,像是有什么东西应运而生。
只见一轮硕大无比的月亮,竟然从里面缓缓而出,完整的轮廓出现在眼前,遮天蔽日,甚至盖过了本体。
难怪月光会是如此刺眼!因为天空当中,出现了两個月亮!
两个月亮都是一模一样,根本分不清楚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才是虚假的。
那轮明月朝着叶秦飞来,越来越大,越来越近,直至最后笼罩整个山头,像是要载着这座山,飞入遥远的宇宙当中。
天上繁星开始闪烁,星河流淌,汇聚成条波澜壮阔的银河,追随明月的脚步。
白雾缭绕之间,月溅星河,看起来瑰丽而又波澜壮阔,偶尔听见潮汐,恍若是宇宙深处传来的呼唤。
很快天幕低垂,星河掀起滔天波浪,像是要把整个苍穹淹没其中,只见里面天水翻滚,竟然隐隐流露出一截白色指骨。
指骨遮天蔽日,仅仅只是一个部位,就已经引发如此大的动静,不敢想象,若是露出全貌又该如何。
随着时间流逝,那副巨大的骨架,终于出现在这天地之间。
山河为尺!日月衡量!满天星辰计数!
竟然丈量不出这副白骨尺寸!
它究竟有多高?多大?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恍若远古生物苏醒。
白骨盘腿而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气势震古烁今。
本该是黑洞洞的眼眶,里面却是明月流转,层层银辉洗涤不断,月轮不断流转,和白骨交相辉映。
白骨明月,亘古不变。
本该是诡异的一幕,如今看起来却是那么的和谐。
原本巨大的月亮,落在了白骨之上,像是一层光圈,让每块骨头都闪烁着莹白如玉的光芒。
相比之下叶秦的身躯实在是太过渺小,如同尘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白骨明月却是以他为中心。
叶秦眨了眨眼睛,瞳孔当中的月牙痕迹渐渐淡去。
同时,不管白骨或者月亮,身影开始渐渐变得透明起来,最后消散在空中,随风而逝。
苍穹之上,还是只有一个月亮。
山间明月微照,叶秦却放佛是大梦一场。
“刚才的臆想太真实了。”
叶秦神思天外,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真的实现那种场景,与日月比肩。
但刚才的臆想,让叶秦的精神损耗很大,此刻感觉到了沉重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