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度量衡与货币
33.
“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桶不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赀一盾。斗不正, 半升以上,赀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升, 赀一盾。
半石不正八两以上;钧不正,四两以上;斤不正,三铢以上;半斗不正,少半升以上;叁不正,六分升一以上;升不正,廿分升一上;黄金衡羸不正,半铢上,赀各一盾。”
几枚字迹斑驳的竹简呈现在天幕上,治粟内史与少府卿看着上面熟悉的文字低声诵念。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确定的单位名称和进位系列,后经过汉代的整理和发展,在度量衡三个量标准的建立和颁行,器物的制作,实施检定的细则等,以及技术和管理上都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秦汉厘定的度量衡制度在为历代发展经济、天文历律、农田水利、建筑、手工业和日常生活服务等方面,沿用了两千多年。】
“哎?还有我汉之事?”权当故事听的汉武陛下忽然又听见了自家国号,“秦汉秦汉,我大汉与秦这是分不开了是吗?”
那朕为区分秦汉、抹去秦印记之所为,在后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岂非无用功耶?
罢了罢了,这位女士难得提及一次汉之功绩,秦汉就秦汉罢。
汉廷群臣:……真是好话坏话都叫你说完了……
【一直到现代,虽说为了方便和与国际接轨,我们加入了国际法定度量衡组织,国际单位制,源自公制或米制,旧称“万国公制”,最早于179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法|国作为度量衡单位。
但我们并未放弃传统的度量衡单位,自古流传下来的市制度量衡依旧在生活中广泛使用。且总的来说,我们的度量衡是统一的,而从秦汉一直沿用下来的校准的习惯,依旧存在于我们的制度和生活当中。】
“法国……”有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陌生的国号。
“我泱泱华夏,如何就要去用那异族的度量衡了呢?”
“后世王朝这是在做什么?”
“这与汉人用胡俗有何区别?!真真是丢人现眼!”
嬴政却若有所思,想到先时天幕上展示的那惨烈未来,不由得叹了口气。
“陛下?”隗状有些疑惑。
“我华夏,命运多舛啊……”以那只言片语透露出来的“过往”,不难看出女士终南所处的时代虽繁盛,却也艰难之极。后世,亦路途多艰,又何必苛求度量衡制度的改变呢?
时移世易,又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呢?更何况他们已然是坚持着保留下了我们自己的制度,而并非全盘放弃。
就这一项,看上去不过轻飘飘的一句话,谁又知道他们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呢?
——————
【相比度量衡,更为重要的货币我们则一直坚守底线,不但所有外币入华必须在官方兑换成本币,直接以本币对冲所有外币,更一直在谋求人|民|币影响范围的扩大,在这个方面,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比如大明的铜钱。
——虽然明朝经济是与宋朝官制、清朝八旗并称史学三大坑,但得益于永乐宣统年间下西洋带来繁荣的对外贸易,大明的货币被东南亚诸国所接受,并在其流通。
而我们依托起源于汉的陆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而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逐步实现,沿线多国开始摈弃美|元而选择人|民|币结算,我们的货币也终于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
朱棣已经放弃为亲爹的宝钞说好话掩饰了——早在洪武年间就崩溃了的货币,不提也罢——转而开始心疼自己,虽说后面那个清朝什么情况不知道,但是宋朝三冗那可是出了名儿的,北宋之殇三冗要占至少一半的因果,难道大明的经济要到如此地步吗……
嘤……永乐大帝虎目含泪看向夏元吉。
元吉救我救我快救救我……
【考古发现,我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在距今一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氏族部落间有组织的贸易活动。
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剩余产品和社会分工,催生了贸易活动和一般等价物的诞生,尽管这一时期的贸易形式还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但在社会分工出现时,每个人的产出不同时,纯粹的以货易货所要求的“双重一致性”成为商业活动的阻碍,进而催生货币媒介。
最早频繁出现在交换市场上且易于长久保存的龟壳、兽皮、牲畜、粮食等成为了早期的自然物货币。这些实物货币并不固定,只是因为其使用价值大,是交换市场上的“硬通货”,比较保值,而得以成为交易媒介,它们是中国古代货币的最早雏形。】
若说历朝观看天幕的君主们谁最轻松,那莫过于唐朝的皇帝们了。即讲的不是他唐时事,又没有如朱明那般总被拿来做对比,贞观朝的君臣们大都将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