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丈量田地】
不像个读书人,反倒更像个农民。
此刻静静站在那里,也不说话。
韩桢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眼,问道“我这里有份工,月俸五百文钱,你可愿做?”
朱正则反应像是慢了半拍,过了好几秒钟,才摇摇头“若是做工,家里田地该如何处置?”
韩桢顿时有些无语。
一旁的里长都看不过去,呵斥道“你这夯货,既有了工钱,把田地租给旁人种不就行了?”
闻言,朱正则思索了片刻,忽然笑道“善!”
还真是读书读傻了。
没办法,村里就这一個读书人,凑合用吧。
反正也不指望他干嘛,会写字就行。
“你既应下,今后便做个村书记,跟在我身边,负责记录文书。”
又交代了方三三几句后,韩桢三人带上纸笔和工具,出门去丈量田地去了。
古时丈量田地使用的工具名为步弓,形似一张拉开的长弓。
两只弓脚之间的距离,便是一弓。
北宋时期,官方标准是五尺为一弓,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步弓由官府统一铸造,分发到各个县、村,私造步弓是重罪。
这是为了防止某些地主大户故意把步弓造的大一些,好给自家多丈量些田地。
小王村在山坳中,所以田地分布很散,这边几亩,那边几亩,有的甚至在半山腰上。
韩桢的打算是以大宅子为中心点,由上往下丈量。
一行人来到半山腰处,韩桢指着身前的一片田地问“这是谁家的田地?”
还不等里长回答,就见一家一男一女扛着锄头朝着田间走来。
见他们三人拿着步弓,两人神色疑惑,男人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问道“里长,你们在俺家地头作甚?”
“丈量田地。”
听到里长的话,男人脸色一变,目光惊疑不定。
见状,韩桢笑着安慰道“莫紧张,只是丈量田地,问些问题。”
男人惴惴不安道“小郎君要问甚么?”
“叫甚名字?”
“王孝。”
“年龄多大?”
“二十四……不对,是二十五。”
“家里几口人,都叫什么名字……”
一问一答间,王孝把家里情况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他不敢隐瞒或是胡编乱造,因为里长就在旁边,同属一个村,互相之间知根知底。
问完之后,韩桢转头看向朱正则“可记下了?”
朱正则点点头。
韩桢还有些不放心,探头在纸上看了一眼。
还别说,朱正则木讷归木讷,但一手小楷写的极为漂亮,并且按照他先前所说的格式,将王孝家中信息一字不差的全部记录下来。
韩桢满意的点点头,拿着步弓开始丈量田地。
量完之后,三人便匆匆赶往下一片田地,留下王孝夫妇面面相觑。
妇人疑惑道“他们这是干啥?”
“谁晓得,反正俺们家田地不少就行。”
王孝嘟囔一句后,握着锄头开始干活。
……
在里长的帮助下,丈量土地和清查户口得以同时进行,且进度极快。
哪怕是无人的荒田,里长也能准确说出这是谁家的,几口人,何时逃进山里。
等到正午时分,韩桢已经丈量了村里三分之一的田地。
进度比他预期的要快,估摸着傍晚之前就能全部量完。
此刻,三人正坐在树荫下歇息。
“韩二哥,俺们来帮你了。”
马三狗的声音响起。
五人小跑着来到树荫下,猴子立刻递过去一个布包和一罐水。
打开布包,见里面装着馒头,韩桢拿出两个分别递给身旁的里长和朱正则。
“多谢小郎……村长。”
里长接过馒头,道了声谢。
朱正则看了看手中的馒头,起身就跑。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众人不由一愣,面面相觑。
很快,朱正则又回来,气喘吁吁的坐下。
韩桢忍不住问道“你跑甚么?”
朱正则照例愣了几秒,这才喘着粗气答道“村长见谅,只因家中老母尚未果腹,俺不忍老母挨饿,急切了些。”
倒是个纯孝之人。
“吃罢。”
又递给他一个馒头,韩桢转头问道“家人俱都接过来了?”
“接过来了。”
猴子和小虫二人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