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不可能!我儿绝不可能奉诏自裁!【求订阅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来福一把上前保住即将暴走的嬴政,连忙安慰道:“此事公子应该早有预料,绝不会让他们残害长公子的!”“朕当初真是瞎了眼了,竟然会将帝国的重任交给此等贼子!”嬴政显然非常生气,一拳砸在地道壁上,而不知疼痛。其实,在李斯和赵高篡改他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这段时间,他的心态一直都比较稳定,因为胡亥确实在他的储君考量中。就篡改诏书而言,李斯起草过无数秦王书令,比蒙毅更早担任他的秦王长使,实在没什么难度,更兼赵高一直伺候在他身边,材料和玉玺更是不用担心。两相互补,伪造一封无可挑剔的诏书,自然毫无问题。所以,嬴政才对李斯二人接下来的操作,大为恼火。毕竟李斯二人发出去的诏书,除了不是他本人授意之外,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从心底说,以扶苏的资质与历练,以扶苏的才具和声望,别的上古圣君先不论,就说周秦,那也是堪比周成王继于周武王,秦惠王继于秦孝公的存在,李斯为何会如此胡涂?还有蒙恬,李斯能以吕不韦门客的身份,进入大秦的权力核心圈,蒙恬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大秦元勋中,蒙恬是与自己最早结交的。在此期间,他为嬴政引荐了王翦,引进了李斯,举荐了王贲,担保了郑国。可以说,没有蒙恬,就没有大秦的权力核心圈。更难能可贵的是,蒙恬对权力并不热衷,一直都是不争功,不居功的,不越权,不独权的状态。其根基最深,且操守极高,功劳大而不自傲,与满朝文武也相处融洽,李斯如何下得去手?嬴政一点也想不通,他曾无数次揣摩大秦的未来,李斯和蒙恬的结局,他想都没有想过。蒙恬无愧于李斯,实实在在的有恩于李斯。教蒙恬去死,李斯何能下笔哉!?眼见嬴政的手背已经鲜血淋漓,来福想要帮他处理,又硬生生的压住了内心的想法。他知道,嬴政已经在暴走的边缘了。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让嬴政自己去调节.也不知过了多久,嬴政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摆手道:“走吧,我们回东胡宫!”“诺!”来福应诺一声,话不多说,老实的为嬴政提灯引路。庙堂逐鹿已经展开,李斯既然踏出了这一步,说明他遵循了自己老师荀子的理念,人性本恶。人为功业利益去争夺,是符合大争潮流的,是真实的人性。但我儿扶苏,我兄蒙恬,岂会信区区诏书而自裁?是的,在嬴政心中,他根本不信扶苏和蒙恬会因为自己一封诏书而自裁!扶苏且不说,就说蒙恬,嬴政与他相交于少年时期,深知他的秉性,他尊崇秦法,且功大于秦政,有功于天下臣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一封诏书而自裁?嬴政之前愤怒,是因为李斯不顾旧情,但仔细一想,李斯比蒙恬和扶苏先进入状态,又身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怎么可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他释然了,也看清了。李斯有李斯的选择,蒙恬有蒙恬的选择。蒙恬若不执行那封明显荒唐的诏书,扶苏也不可能执行。故此,李斯的如意算盘也将彻底落空,成为一个失败者。面对一个异想天开的失败者,嬴政又何须与他置气?想通了个中关键,嬴政的步伐越来越轻松,嘴角隐隐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不可能!绝不可能!其实跟嬴政同样想法的,还有李斯。尽管他也不信蒙恬和扶苏会因为这封诏书而自裁,但是这一步,他必须要走。只有走出这一步,他才能占据主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从法理上占据主动。蒙恬和扶苏不执行这封诏书,下一步肯定是挥师南下。而一旦他们挥师南下,在法理上,就与乱臣贼子无异了。尽管蒙恬手中有三十万大军,但秦国可不止这三十万大军。他可以调动整个大秦的兵力与之抗衡。虽然蒙恬的军事才能在帝国很少有人能匹敌,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老将军王翦,通武侯王贲,陇西侯李信等等,都可以阻挡蒙恬。就算他们也不希望胡亥继承皇帝之位,但也不会因为扶苏背叛大秦,背叛嬴政的遗诏。至于另一个原因,李斯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心里的,万一蒙恬和扶苏执行了这封诏书呢?所以这封诏书,李斯是无论如何都要写的!此时,李斯枯坐在书房中,看着手中的毛笔,泪光莹然。说来也讽刺,这支毛笔正是蒙恬当年送给他的。李斯知道蒙恬做了两支毛笔,一支送给了嬴政,一支送给了他。自从李斯接过这支毛笔的那天开始,就再也没有用过别的毛笔。每当李斯提起这支毛笔的时候,脑中总能浮现出蒙恬那张永远带着三分少年豪情的笑脸,心头也总会泛起一股暖流。是的,从情感上来说,李斯是不想蒙恬死的.可从理智上来说,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