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资本入场
王文聪的秘书推开了他办公室的门。
“王董,云起资本的吴总已经在会议室等了你半小时了。”
“知道了,我喝完这杯咖啡就过去。”
“好的。”
王文聪端起咖啡杯,嘴角带着微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计算机上翻阅着昨天刘志专mail给他的财务报表。
自从世奥结束,许哲拿下金牌后,魔都1号2号店每天的日流水都在30万以上,甚至在网上已经出现了排队黄牛跟外地特地组团过来吃海底捞的旅游团,这让海底捞连续好几天上了热搜,魔都地方电视台还特地来餐厅采访过两次。
也因为魔都2号店生意的火爆,带动附近万象城商圈的商家生意也飞快增长,京都1号店还没开幕,王府井附近的商铺租金就已经上涨了10%。
虽然做地产出身的王文聪知道这个传言多半不可信,但是有这样的传言流出,就代表海底捞的确造成了一股现象级的商业风潮,这也让不少VC盯上了刚起步的海底捞,希望能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10分钟后,王文聪看完了这个月结余数字后,满意地笑了笑,一口喝干杯子里的咖啡,起身来到了会议室。
在会议室内,王文聪见到了云起资本的CEO吴介和他的投资部副总祁君雅。
会议室里的人互相寒暄了几句,又聊了聊最近VC界的业务跟敲钟成功案例,最后吴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就是云起资本想要参与海底捞的案子。
所有人都很清楚,海底捞现在成为现象级的网红餐厅后,必须要快速地打一波快拳,包括快速展店、快速建立供应链、快速形成经济规模,这样才能以最好看的财务数字申请上市,而最理想的上市环境是HK或A国的股市。
火锅的入门门坎太低,竞争密度却高得吓人,川渝那边有非常多味道好的老字号,之前受限于经济规模没有办法走出川渝,但资本市场在看到海底捞的成功案例后,他们就坐不住了,餐饮业利润高,一间店月流水几百万的店,50%以上的毛利,30%以上的净利,那么海底捞上市前的财务报表能有多漂亮。
一间海底捞营业额就能超过500万,那十间呢?一百间呢?以C国的市场容量,光是在一二三线城市中,再容纳300间以上的海底捞分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以说,海底捞现在就是餐饮业界的独角兽,像王文聪入场这么早,他当初投的5000万不要说翻10倍,超过100倍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是没可能的。
在VC界,几百上千倍的回报并不是神话,从最早期的阿里巴巴、腾讯,到后来的滴滴、饿了么、ofo、陌陌、字节跳动、极兔等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当然,一间火锅店跟上述这些互联网大型企业并不是同一个赛道的,但看好餐饮这个赛道的投资者依然不在少数。
云起开出的条件在一个月之前看起来还不错,投2个亿,他们只要10%的股份。
但现在来说,云起要的这个股份比就有点过高了。
当然条件还可以再谈,毕竟做生意都是漫天喊价就地还钱的,不过但云起的介入,这代表海底捞已经逐渐引起投资界的关注。
“吴总,关于下一轮融资,我们会开会研究的。”
听到这话,吴介微笑着不说话,祁君雅开了口。
“王总,其实现在市场的状况,您应该比我们清楚,海底捞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跟钱,钱,我相信您有,SK财团也有,但人多力量大,海底捞A轮过后,BCD轮直到上市前,需要的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这不是一家两家可以拿出来的。”
祁君雅说的是上市前的快速展店,这需要大量人手、熟练工、培训、后勤、供应链、千头万绪,但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做生意就是这样,钱可以解决99%的难题,没有钱,99%都是难题。
“我们吴总跟您也是多年老朋友,大家的实力跟人脉彼此也都清楚,强强连手,一定可以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的。”
王文聪笑道:” 祁总,我不是这个意思,主要经营团队不是我做主,我也是个股东而已,但是您们的方案,我一定会提交到股东会,到时股东会有决定了,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云起。”
祁君雅转头看了吴介一眼,然后硬着头皮笑道:”王总,您说笑了,全C国谁不知道王总是难得的商业奇才,杀伐果断,北湾地产集团所有的事情都是您一言而决,怎么一间小小的火锅店,融资突然还要送交股东会?”
王文聪知道祁君雅是故意这样说的,不要说火锅店,就算是便利店,要融资也是要经过所有股东同意的。
不过他浮沉商海多年,早练出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养气功夫,微笑道:”海底捞不是北湾地产旗下的子公司,我也只是其中的股东之一,决策者不是我,大家还是要商量着来的。”
祁君雅和吴介对望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