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唐的敌人都不弱
第2百1十8章:
西突厥在高昌境内囤积的大军也达到8万之多。
李2没有了继续等下去的理由,再等下去,等西突厥人回过味来撤军,他的1番计划和准备就要落空了。
趁着冰雪还未融化,3万大军出玉门,庞大的队5快速往高昌而去。
说起高昌,李2和邹浩然就有些倒胃口。
高昌国王鞠文泰是个坐井观天的家伙,还是个墙头草。
高昌在西域算是个小霸王,拥有1支56千人的常备军,这点兵力放在大唐和西突厥眼中毛都不是,连在重症监护病房等着拔管子的吐谷浑翻个身都能压死高昌,不过对于建个城池就敢成王的西域而言,拥有1支数千人的常备军的高昌无疑是个他们惹不起的存在。
加上高昌扼守丝路西北的咽喉,有1个规模不小的榷场维持着大唐与西突厥间的许多商贸活动,大唐和西突厥都会给它几分面子,只要做的不过分,两位大佬也懒得搭理他。
高昌没事的时候欺负1下周围的小邻居,有事的时候喊两位大哥帮手,手握丝路重要的通道和市场,小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可是人1旦过得太舒坦就容易飘。
高昌王鞠文泰这两年就飘的厉害,在明知大唐和西突厥对西域控制权争夺到了关键时刻的情况下,他的1系列操作着实是把两位大哥都给恶心的够呛。
贞观十年初,鞠文泰派出使者到长安,请李2给他册封太子,李2本不想答应,你1个小小的国王要的哪门子太子?但是考虑到当时大唐和西突厥之间因为席君买惹出来的那档子事导致两国之间的局势1度十分紧张,为了保证高昌不倒向西突厥,李2捏着鼻子给鞠文泰的的长子册封了个王爵,算是变相满足了他的请求。
可鞠文泰并不满足,觉得大唐不给他面子,突然就在丝路上设立了1串关卡,向来往丝路的商队征收重税。
这还不算,他不满意李2的册封,转头又给西突厥可汗写了封信要好处,西突厥当时正陷入混乱,没工夫搭理他,便没有给回应。
鞠文泰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又在通往西突厥的丝路上设卡,对输入和输出西突厥的商品收重税。
面对这样的不知道好歹,两头下注的墙头草,大唐和西突厥觉得应该给他1个教训。
大唐拿下星星峡之后,李2立刻派出5千唐军骑兵沿着丝路西行,把鞠文泰设立的关卡拆了个干干净净,还在高长城东面的要道旁边修建营地,留下不走了。
鞠文泰这时候才知道自己捅马蜂窝,赶紧给李2写信道歉认错,还赔了1大笔金银财货,想要大唐撤回军队。
李2根本看不上他的那点钱,既然唐军已经进入西域,断然没有撤回来道理,下旨申斥他不算,还要求他给驻扎高昌的唐军提供补给。
面对整日里磨刀霍霍的大唐铁骑,鞠文泰怂了,只好承包了5千唐军骑兵的军需供应,绝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反面教材。
唐军进入高昌让西突厥上下立刻停止了内斗,开始往高昌派兵,在高昌城北面要道筑营垒,8千精锐住在高昌也不走了,遥遥与唐军的大营相望,双方的小规模冲突就没有断过。
鞠文泰的福气可太大了,同时被两大帝国伺候,完全无法消受,整日里担惊受怕,终于在贞观十年的十1月时熬不住了1命呜呼,把烂摊子交到了新国王鞠智胜的手里。
鞠智胜前几年在大唐出使过,对大唐有比较深的了解,对高昌面临的困局心中很有笔数,继位伊始就向大唐进献了国书,请求册封抱大腿。
他所求不多,只希望两位大哥交手,别殃及池鱼。
可惜他完全不理解大国在西域争锋意味着什么,太过理想化了。
不管最后谁取得了西域的最终控制权,都会首先对高昌这个挡在丝路咽喉的小国下手的。
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让高昌的位置那么显眼,又有反复横跳的诸多前科呢!
鞠文泰之所以飘起来不是没有道理。
高昌距离玉门很远,距离西突厥很近,大唐不会轻易动手打它,西突厥要靠着高昌境内的丝路获取急需的商品,占据地利,它完全有资格在两大强国之间反复横跳。
但那是之前大唐和西突厥没有直接冲突,谁都不愿意打坏自己手里的玩具,不过鞠文泰没有意识到这1点,在最危险的时刻做了最作死的行为,这就注定了高昌将很快成为1个历史名词。
在大军出发的时候,高昌的唐军收到消息,立刻转移,进入高昌城中据守,鞠智胜带着家眷亲信连夜往大唐跑路。
1千多里的路程,即便是全员乘坐马拉爬犁和战马,至少也需要7天时间才能到达,据守孤城的5千唐军面对8万西突厥精锐,很难说能坚守到援军到来。
李2担心高昌城失守会给正式的决战带来麻烦,要求邹浩然派飞艇先去高昌想办法拖住敌方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