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485章 长春堡

第485章 长春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交予内阁,让他们签发拟定。”朱怡炅草拟了一道谕令。

内阁接到皇帝谕旨,没有太大反应,首辅王礼麻溜签发,再由次辅梁文煊负责拟诏。

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单纯皇帝要求增加内帑预算。

这几年财政宽裕了,而且赋税收入也在逐年稳步增涨,确实也该给皇室内帑增加预算了。

不仅皇室内帑要涨预算,还有官吏的薪俸,前不久也才刚涨过一次。

皇帝的体面重要,官吏们的体面同样也很重要。

这并非什么腐败,而是人之常情。

在不行贪污,对民政百姓无有压力的情况下,也得适当维护一下官吏们的个人体面,这样也能进一步防止官吏腐败,提升工作积极性。

而大明新朝,国库、内帑也分的很明确,朱怡炅早在称帝之时,便明确规定每年户部应该预留给皇室内帑的财政预算。

这很重要,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是不明确定下规矩,朱怡炅是肯定能忍得住,他到现在吃饭也没动不动十几个菜,可再往后几代,那就说不准了。

当然,就算是确立了规矩,后面的皇帝肯定也还是会乱来,但至少内阁、户部有了与皇帝劝谏的依据,而依据则来源于他这个开国皇帝。

皇帝要增加内帑预算,这没问题,国家财政宽裕了,皇帝自然也可以更体面一些,但这必须经过内阁投票决议。

而且,不论皇帝要增加内帑预算,还是内阁封驳皇帝谕旨,都得给出合理依据。

这将会作为祖制传下去!

朱怡炅除却给官吏和自己涨工资以外,还在逐步将安定省份州府的驻军,逐步往中枢撤回。

既是拱卫南京都城,也是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南京作为大明现在国都,驻军兵力还是太少,仅有五千人的皇城御营军,还有一万新募的龙骑兵新军。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巡检兵,五城兵马司的差役兵丁,拢共也在不到两万军队。其中那一万的骑军等明年开春,就得往北方移驻了,好应用于未来的漠北、西域战争。

也就是说,南京城实际可用驻军才不到一万人马,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朱怡炅在位时还好说,可要是过个几代皇帝,朝廷中枢这么空虚,那就必须增加驻军部队,要不然中枢不稳,那些地方上的野心家们也会蠢蠢欲动。

不过这并不着急,现在还有不少战事要打,西南、陕甘才刚拿下,草原战争还未打完,川藏茶马古道也没打通恢复,只需逐步撤回驻军就可。

就在南京这边,忙于对缅甸、荷兰、川藏做战争准备,北方草原也是终于动兵。

辽东的于可成直接亲率本部大军一万,并募集新复的乐浪百姓民夫一万五千人,其中就有此前献城的那四千鞑子义军……现在不能叫鞑子了,因为这些义军都已卸甲编户,并且重新划分了户籍,有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被编为汉户,剩下三分之二为靺鞨户。

也别管那三分之一是不是真的汉民,反正人家会说汉话,甚至还有自己的汉名,可能是刚起的。但只要你说自己是汉人,那你就是汉人,今后就要与靺鞨户分开编户,而且不能学习靺鞨语。

不过可以与靺鞨人通婚,生下来的孩子一律按照汉民落户,无论父母哪方是汉民,直接强制落户。

没办法,辽东人口太少了,尤其乐浪这等苦寒之地,要想快速增加地方的汉民人口基数,就只能动用这种无赖法子。

反正只要过个两三代,这些户册上的名义“汉人”,也就差不多同化成真正汉人了。

而大明新朝的官吏百姓,对此做法也没有太大抵触,早在前明辽东这边就已经有不少汉化女真,其与汉人基本无疑,不少汉化女真甚至连女真话都不会说。

大军渡过伊勒们河,一路行至长春堡。

这里在前明先后属奴儿干都司、朵颜三卫辖地,到了明末为科尔沁部所占,清朝打下这里后,同样也将其赐给了科尔沁辅国公。不过在嘉庆朝又被拿回来,因为这里的人口增长太快,平原土地被大面积开发。

长春堡已经是科尔沁部的边缘,也是草原的边缘地带,而且经过一百多年开发,早已进入半耕半牧的状态。

大明与鞑子间的战争连绵,让不少百姓都逃至这里避祸,更是加速了长春的开发。

如今,长春堡的人口起码比伪清时期翻了一倍,而且耕地也被大面积开垦。

反正明军到这里,就看到了不少开垦出来的田亩,与印象中的草原完全不一样。

于可成也不惊奇,直接就叫出了这里的部落首领,对方听闻大明天兵来了,也是连忙召集人马,忐忑前来迎接。当看到明军大部队,还有民夫运送粮草,连忙对着于可成纳头就拜:“郭尔罗斯蒙古部,拜见大明天朝将军大人!”

于可成翻身下马,亲手将对方扶起,说道:“我此番出兵,乃是前来调解草原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