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哀伤
。”
“你心里不是滋味儿,那让西军总督和都护府怎么想?这场仗还是兵部侍郎计划的,他岂不是得以死谢罪?你放宽心吧……噢,你进宫不会就是因为觉得愧疚,懊悔,害怕?”
巫明丽立刻从各个备选策略里拽出一条思路,往上引:“都有。我不该教她那些的,昨儿我都恨不得跟她去了。娘娘这么说,我才觉得好受了些。”
皇后想明白了巫明丽在难受些什么,宽慰两句,又嘲笑她“杞人忧天”,是她撺掇的不假,但是她又算不到昆仑山西口的暴雪来得那样突然,更算不到李清婉会亲自带兵去抄家——既定的行军计划里,哪有“公主”这个角色!
巫明丽被宽慰得好些了,由宫女们扶下去重新扑脂粉再送回来。
皇后又问:“陛下快要打发人来告儿一声了,你求见陛下,也是为请罪来得?”
“那倒也不止。还想问问,公主身后事怎么办。小罗将军给我的书信上写了一件事,我不知道外面的书信上写了不曾。”
皇后想了一会儿,道:“想不到什么事,你先说。”
“小罗将军转述西军先锋存活的几个士兵转述的十四公主的话,说是,在攻城前,公主和先锋队长、西军的一个军官,名叫凌劲的,说,打下北莎原后,公主想驻扎在那里,并将凌劲招为驸马。”
皇后皱起了眉头:“岂有落叶不归根者!”
“媳妇儿的想法,不如就在北莎原起公主陵。有几个好处:一则,北莎原有了公主陵,以后那里的守军心里有个切实的念想,公主尚且马革裹尸,他们难道能比公主差?他们难道不该好好保护公主?二则,给凌劲一个名分,公主在那边儿也不至于寂寞。公主的婚事颇为难了两年,难得自己开口要娶意中人,何不让公主称心如意?三则,公主既薨,必得有人对此负责,凌劲首当其冲。可是呢,凌劲也牺牲了呀,不赏反罚,岂不让人心冷。但若叫他以驸马的身份与公主合葬,享供奉、香火,相当于赏了勋爵和未来,合适的。”
皇后琢磨片刻,道:“等会儿看陛下的意思罢。”
-----
(补充说明:其实女主和时代最大的区别不是一些比较超前的观念,古代聪明人多了去了,未必不能有相似的观念。但是有一种态度在古代很难形成:女主对武将、士兵的友善态度。
古代的行伍和现在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古代人除非自己就从军或者亲友从军,否则提到兵卒乃至将军往往没什么好话(工具人是武将那一挂的)。原因么我个人理解有两个,一个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导致的必然重文轻武、整体社会地位问题;一个是因为古代的兵和匪区别并不大。古代军纪严明的队伍很少,最出名的应该是岳飞。
岳飞能做到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和他本人高超的经营(挣钱)手段有关,没有岳飞那个能力还要养兵的话,黑色收入就必不可少。王朝末年出现的“贼过如梳,兵过如剃”情况,在盛世时照样存在。所以我个人感觉,当前我们和我们父母祖父母辈对军人的好感建立在现代的基础上,这种态度在古代非常非常非常难形成。岳飞治下另说。岳武穆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