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传说中的医闹
皇帝陛下因为佑德侯突然中风瘫痪把儿子狠训了一顿,回来又觉得儿子善良孝顺,整挺好,不会干活就不会干活吧,国家这么大,养个富贵闲人不成问题,只别添堵。
他心里这么琢磨的,对外不提,连皇后都以为儿子过了这一关了。
那么佑德侯的问题不怪儿子,怪谁呢?
怪大夫呀!
陈永春下了大牢,皇帝陛下在宫里生了一阵闷气,把太医署也骂了一通。
他也回过味儿来了,甭管陈永春再怎么昏庸保守,错也不全是陈永春的,御医们起码占八成。
一个侯爵,三月里就病了,到七月里加重到中风的程度,中间整整四个月,御医就没去看一看?还是说看了也没治好?
被陈永春和御医拿出来说嘴的大夫又是谁?怎么听着那个大夫又有本事又实诚,一个小姑娘,对侯爵都敢下猛药?
嘶,胆大包天!
皇帝陛下深吸一口气。
内侍总管立刻看过去,将今天上下左右前后的事都想了一遍,想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总管小心问道:“陛下,要不要召见佑德侯府总管?或者大公子?”
侯府的事,大管家知道的可能都比侯府老爷多。
皇帝陛下醒了醒神,道:“没甚,叫人去佑德侯府问问,给佑德侯诊病开方的都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现在哪个医馆。”
内侍总管马上想到了那个“才学医没两年的丫头”,答应着吩咐下去办,特特叮嘱底下人,好言好语,绝不要吓着人,如果找着有女大夫,一定客客气气地和人家说话。
最好拿到他们开的方子,他得对比判断,究竟是不是皇帝陛下要找的那个。
找侯府问个明细,并不难。
佑德侯抠门儿,三月份请过一次民间草医,三月中宫里派的御医三人,四月是陈万木,五月是一个名叫王不泊的女大夫,六月就没有大夫去了,然后就是七月,宫里派的御医,以及蜀王带去了陈永春。
这些都记得仔仔细细,问诊的时间、诊断的病情、开的方子,在大管家的赏钱簿子上一清二楚,宫里派人去要,大管家立刻叫人誊抄好了送出去。
小内侍们再按图索骥,赶在今天晚上就办好了,将一沓名簿送进了宫里。
内侍总管亲自核对了一遍,确信王不泊就是“天麻钩藤汤”的开方人,这才将簿子送到了皇帝陛下手边。
方子就是那些方子,这么一比,就能看出御医和草医的区别,也能看出高低上下的区别。
御医开的方子,不能说完全不对症,同样判断眩晕心悸,御医的方子叫一个花团锦簇,“春风化雨”式渐进地治,药开得和茶汤一样。
皇帝陛下略通医理,大概知道方向对了,但是药效——这么毛估估吧,吃上一百年,些许有些效果。
而草医的方子,一个比一个大胆,陈万木还只敢出到半夏白术,王不泊连龙胆泻肝都拿来了,还敢提出扎针扎脑子。
当然佑德侯不肯让她扎。
对症吗?
不知道。
但是皇帝陛下心里很清楚,若是自己到了佑德侯那样,他宁可吃猛药,要么死,要么活,别给他整个半死不活,躺在床上连口水都兜不住。
皇帝陛下的神色变了又变,最后敲了敲名单:“征召这个叫王不泊的。还有陈——”
陈万木也不错,但是陈万木的师兄正是永春大夫陈千帆,这就不好了。
“就征召王不泊吧,安排人考较一下。”
内侍总管应一声。
皇帝陛下说得简单,但是这件事要办可没那么容易。
要查王不泊的祖宗八代,要搞定太医署别给民间草医添堵,还要考虑如何给一个女大夫上头衔名阶……处处都是坑啊。
他得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让这个女大夫心甘情愿为皇帝陛下看诊才行。
一般情况下,这种临时被征召的人都会有点小问题。内侍总管会根据皇帝陛下的真实意思决定,是暴露问题,还是抹平问题。
这个王不泊可一可二。
内侍总管倾向于后者。
他比任何人都更希望皇帝陛下长命百岁永不退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外面的大臣可以三朝元老,从没听说内侍还能三朝黄门的,一但陛下宾天,他和他的相当一部分徒子徒孙只能去守灵。
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想在宫里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地走呢?哪怕风光之后烧成灰放在养生堂或者青云观,也比最后几年在皇陵呆着的好。
内侍总管对王不泊付出了十二万分的用心,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运转,把王不泊的祖孙十八代都查了个遍。
针对王不泊的调查刚刚开始,巫明丽就收到了消息。
和田趁月商量过后,巫明丽找来了王不泊征询意见。
巫明丽和田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