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事以密成,泄之则败
【事以密成,泄之则败,干大事前,千万不要声张,不要高估他人的人性。】
李世民点点头,就拿自己最不喜欢提的玄武门事变来说,要是自己的计划泄露,那天死的就不是大哥和三弟了。
甩掉脑子中的想法,今天怎么突然想起这些了。
(体会最深的是自己想请假了,和同事说了,然后同事比自己先请假,老板就让自己下次再请。)
古人不懂就问,为什么不能同时请假,人员不够吗,还是没有替班自己的人。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同事可真是不安好心啊,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还挺憋屈的。
万一真的有紧急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那么自己岂不是不能去处理了。
像酒馆、客栈这些地方则是很容易就理解了,毕竟小店员工不多,都请假回去了,店里分工就不好安排了。
真遇上了你不请假他没事儿的那种人,就有些有理说不清了。
(名字被抢走了,父亲取得,开心的和亲戚分享,然后亲戚听到就直接用了,而我被迫改名。)
这个就比较过分了,谁家的糟心亲戚啊。
古代有个名字,有个很正式的名字是一件大事。
很多名字是特地找读书人、算命先生、道士或者和尚专门去取的,带着长辈的祝福和期盼,这要是被抢了,可真是结仇。
也给很多人提个醒,以后这些事情不能乱说了,关系再亲、交情再好,也扛不住这种背刺。
孩子的名字先定下来之后再去通知亲朋好友吧。
一些迷信的人会觉得用来别人的名字,可以借用别人的气运。
嘴严一些,也是对孩子的爱了。
(偷偷攒的钱,不要告诉别人,不管是夫妻、父母还是孩子都别说。)
面无表情但是心里狠狠点头的人多的是。
尤其是还没有分家的大家庭,真正一家人和和睦睦,心往一处使的还是不多的。
小时候亲密的兄弟姐妹,长大后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心渐渐的偏向自己的小家庭。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妻儿打算。
不分家虽然是在一起吃住,赚的工钱也是要上交当家人,但是总有机会偷偷留下来一些的,日积月累也能攒下不少。
出嫁的妇人,嫁妆丰厚的还好,平时手里也不紧,给自己、给孩子、给娘家买东西也有底气。
嫁妆不多的妇人,经过夫家几年相处,也知道了谁靠得住谁靠不住。
再老实的妇人,也会被逼得多长几个心眼儿的,求人的滋味儿可不好受。
小孩子有钱更不能说出去,不然逃不掉你年纪小爹娘想替你保管,这样就只能乖乖交出钱来,表示自己的感谢,至于钱能不能拿回来,就不要想了,尽管忘了对自己是最好的。
(买房买田买店铺买车这些人生大事,更不能提前说,有人祝福,有人眼红,更有人出手截胡。)
百姓纷纷认同,这些事情要是提前说了,不一定还能轮到自己。
等家中宽裕了,自己要购置这些的时候,就偷偷去买,银货两讫、官府过户签契之后再说出去。
毕竟好的房铺、良田还有牛车不好遇到。
(考公、考编、考研等都不要往外说,自己悄悄努力就好,一旦说了,所有人都知道了,万一没考上,感觉就成了一个笑话。)
后世人怎么这样啊!
古代要是家里有个去考科举的人,那族里都是爱护的,毕竟功名对于整个族里都是有益的。
不知道后世的考试是什么样子,科举的难度倒是略有耳闻,能考上最好,考不上也不能去笑话。
起码有资格去考的人已经比族里大部分人都强多了,哪怕是个童生考不上去做个账房先生,也是个不错的出路了。
秀才、举人和之上的就更不必说,都是出息的人了,前途无量。
古人也是感慨,难怪后代家族凝聚力不想,看看这一个个的哪是亲人,跟仇人差不了多少。
同理官场上,升迁、调任也不要急着说出去,尘埃落定之前都有可能变动或者取消的。
知道的人越多,一件事情的变数就越大。
(闷声发大财,这句话必然是有道理的,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嫉妒,干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出来,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刻,插你两刀。
作为朋友,盼你过得好,盼你过得不能比我好。)
嬴政突然想起了成蟜,昔年自己从赵国返回到秦国,在众位兄弟中,两人的关系是最好的,可惜自己登临皇位之后,一切都开始变了。
嬴政不想这样去想自己的兄弟,可如果不是这样,成蟜为何要背叛自己呢。
兄弟成君臣,身份的转变,让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吧。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