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江山,美人 > 第122章 识字认字手段

第122章 识字认字手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除了考试的科目和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文学典籍以外,这个时代不是八股文时代,不是能纯靠背诵就能考取功名,并且能在这世上立身立名的,朝堂之上或者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些书是肯定不够的。

还要读一些史书,《尚书》、《春秋》、《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等。

还有各类文学作品,《诗经》、《世说新语》等等。

可能还会有人读志怪小说,《搜神记》之类的。

也有一些文学评论的著作,比如《文心雕龙》之类的。

最主要的也是会有前人诗词,毕竟魏晋南北朝再加上一个盛极一时的隋唐时代,这个时期可是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才子佳人喜欢的也是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

还有一些名人的文章选集,比如《昭明文选》之类的

如果说正常想在军队中取得一些成就的将领或者元帅,还有一些朝堂之上喜欢侃侃其谈纸上谈兵的人也会选择性地读一些兵法类的文学典籍,比如《孙子兵法》《太公兵法》等等。

还有一些韵书,科举是有部分要做诗的,作诗要有韵,韵不能错,错了就考不上了。有本书考科举必读,就是《切韵》。

林夕辰前段时间也看了《切韵》这本书,觉得这本韵律之美的东西确实是不错,不过相较于现代的拼音识字来说,两种韵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的,现代拼音缺少了反切之美,但是现代拼音教人识字认字比较简单方便。而《切韵》更多的作用就是教人写诗歌为多。

这个时代的识字认字,主要还是靠小时候先学《千字文》,这时候连《三字经》都还没有出现。从周朝的《史籀篇》、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凡将篇》、西汉的《急就篇》、 南北朝的《千字文》、唐朝的《蒙学》,这些书籍都算是教人识字最方便的文学书籍了。

林夕辰想过很多自己研究古文化的论文,还有各种发展史,最后认为先教人识字,再教人拼音,不学音律之美的《切韵》,如果有孩子想有此宏图,自学即可。

所以林夕辰在来京城以前就写下来了几本书,包括还没有出现的《三字经》,宋代教人识字是最可靠快捷的,原因就是三字经和百家姓,朗朗上口,还方便。

《三字经》被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是一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其内容广博,涉及传统美德、基本名物、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少儿必备常识。采用三言韵语形式,便于诵读,又通俗易懂。

《百家姓》,在宋代时期已经开始作为少儿启蒙识字课本流行。全书著录姓氏438个,单姓408个,复姓30个。作为幼童必读之书,《百家姓》通过识字熟悉姓氏,便于日用,一举两得。王践注解的这个版本,吸取众家之长同时,还增加了各姓氏的名人名句或名人故事,别开生面。

林夕辰之前凭借记忆,默写了很多书籍,还多次补充,至于人物简介都是橙心和绿萝两大才女平日里有时间了会在里面加入,然后教导给其他几个女孩尝试。目前来看,青提、蓝莓、黄桃还有紫薯学习都算是挺快的。

但是,林夕辰最看重的还是《中华字经》这本书,只学一篇韵文,便识天下汉字。这话似乎有点夸张,但事实基本如此。郑州大学郭保华教授用三年多的时间,将4000汉字著成一篇韵文《中华字经》。全文共1000句,用字4000,无一字相重,涵盖了百科又韵语成章,高难度的写作换来了识字教材的全方位突破,小学6年的识字量,只此一篇韵文即可完成。

这本书完全由林夕辰依靠自己的记忆,完全记录了下来,认为绝对用得到,幸好自己记忆力真的足够好。林夕辰还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本书,将现代的拼音通过方式记录背诵了下来。

这个时代人学习和认字,主要是靠两种方式,一种是反切,一种是直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简单地来说,就是用一个认识的同音字来注音另一个字,人看书的时候将这个字写在要学习的字上面,然后拿回家去背诵,然后熟读即认识了。这种方法可能很多英语不好的人,用中文的汉字简写英语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吧。很多人一定都用过这种方式来背诵课文或者学习英语课本,但是最后往往就是口音怪异,驴唇不对马嘴,这个大家也就想的明白了。而且最有问题的就是怕特别生僻,可能取的依然也是一个生僻字,那真就是难上加难,最后写了好几个版本的字,一个不认识,徒增烦恼和难度。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这种方法好了一些,但是也还是见仁见智,换句话说,毕竟没有两片雪花完全相同,那我就用两片雪花拼成另一个雪花。声母我用一个字,写在左上侧,表示声母,韵母我用另一个字,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