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赵炳的努力
见到这一幕后,赵岐勃然大怒,恨不得把手中的玄铁长剑折断。
“想不到陈庆知的嗅觉如此敏锐,竟然在楚军与我配合发起进攻的前一天逃走,真是可惜。若是今日能将他留在这里,这一战必能靠着数倍的兵力将他重创。”
“罢了,罢了,大军继续前进,就食于敌,倒也不愁不能杀尽京城。”
赵岐没有在此地多耽搁,只留下数百军士打扫战场,将多日里此地积攒的双方尸首扔到坑中掩埋,以免在自己后方造成瘟疫。
自古以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无论这灾难是天灾还是兵灾。
只因灾难过后尸横遍野,又得不到掩埋处理,尸体腐烂之后便会酝酿出无数种可怕的病菌,且尸体的数目越多,这些病菌就越强大,甚至有令天下人口减半的威力。
在这种瘟疫面前,就算是王侯将相的身份也无济于事,只能被轻易夺走性命,好似麦田中被镰刀轻松隔断的麦秆一样。
所以赵岐不得不留下一些兵力在此地收拾后事。
好在这些留守军队也起到了其他的作用,比如为接踵而至的楚军做向导。
若无这些偃军士兵引路,人生地不熟的楚军恐怕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赵岐的位置,更别提与他合并一处,并肩作
战了。
赵岐进军的同时赵鼎也没闲着,他率领安国军大踏步的向前,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进展最迅速的一日,甚至夺下了六座城池。
虽然这份战绩中只有一座城池的郡城,可也足以令人称道,甚至作为赵鼎的战绩彪炳史册了。
如今赵鼎已进入中州,马上就要进入京畿范围,伪帝赵炳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急。
赵炳心知,也许这场爆发在京畿的战斗会是自己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战,甚至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为了打好这一战,赵炳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首先是军事方面,赵炳将京畿乃至整个中州的军事力量集中到一起,其中包括了京营、五城兵马司、中州都指挥使司,皇城禁军、东宫侍卫、武装宦官,乃至衙门捕快、弓手,共计二十五万人的庞大兵力。
这些人的来源虽然驳杂,可他们还是有几分战斗力的,远非临时征召来的青壮乡勇可比。
即便是最差劲的捕快、弓手,他们也在平日里的捕盗、捉贼过程中磨练出了一些格斗经验,战斗技巧。
不管怎么说,一看到这只庞大的军队,赵炳就感觉充满了信心和安全感。
为了增强对这只军队的控制,赵炳不惜屈尊降贵,亲自出任这
只军队的统帅。
他建立殿前兵马司,自任殿前都统制,凡殿前兵马司管辖一切军队都要受他的领导,听从他的号令,只有他的圣旨或是军令才可调动殿前兵马司的军队作战。
而在都统制之下,还设立了选将处、辎重处、调度处、枢密处等部门,用来辅助赵炳管理军队。
此外还设立了八名统制,由他们分别具体掌管一只军队。
根据麾下军队战斗力不同,这些统制也分出了高低,其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原京营大将的马奎统制、侯恩统制。
他们麾下的京营兵身强力壮,虽然从军时间不长,作战经验有些欠缺,可正因如此没有老兵油子的气息,作战很是卖力。
有了殿前兵马司这一套系统,赵炳得以十分高效地管理自己麾下大军,并将他们派遣到京畿各处军事要地把守,防御赵鼎的进攻。
为了养活这些军队,赵炳也做了不少努力。
俗话说的好,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了尽快供养起来这只大军,赵炳只能将目光打在了京州南路的身上,主要就是中州。
他密令转运使们加快搜刮物资的速度,不惜出台各种新的法令征收税负,只为多获得一丝一毫的物资。
京州南路各处官道上布满了输送物资的
民夫与车马,一只又一只队伍首尾相连,几乎看不到尽头。
但赵炳想不到的是,这些物资运输队中有不少都落入了赵鼎的手中。
中州某地,一批人数近百的安国军骑兵大摇大摆地在官道上前进。
他们并非逃兵,更不是来投诚的,而是被赵鼎派出来侦察军情的。
赵鼎注意到了近些日子京州南路的动静,直到赵炳在做最后的殊死搏斗,为了打探清楚赵炳的虚实,赵鼎派出了不少骑兵侦察。
可令赵鼎想不到的是,这些骑兵不仅带回了他需要的军情,还带回了许多有价值的物资。
就在这批骑兵的面前,忽然出现了一只运输队,官差站在运输队外围,时刻警惕着,不仅是防范可能出现的拦路劫匪,更是在防范队伍中的民夫逃跑。
这些运输队的民夫大多是强征来的,他们不愿为朝廷效力,更不愿离开家乡,时刻想着逃跑。
双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