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空欢喜一场
此时,夫人虽未开口说话,却有种暗自神伤之态。时不时目含一缕忧丝,将视线移向了熟睡小儿的床榻。
苏烈见此,神情愈显复杂,目光来回扫视,不禁唉声叹气起来。
要说起夫妇二人这孩子,实在一言难尽。
自从夫妇得了此子,就一直伴随着说不出来的无尽苦涩。
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表现出某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奇特异象。
此孩尚处哺乳期时,始终不哭不闹,变得极为安静,并且天生一副圆小脸蛋,长得十分乖巧可爱。
这让本就数代单传的苏烈夫妇,延续一子,从而倍感谢天谢地。
当初,邻里乡亲听说此事后,纷纷上门道喜。苏家还专门为此鞭炮齐鸣而大摆宴席。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尚没高兴多久,另一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却由此无情地给苏家泼了一盆冷水。
一开始,夫妇二人颇感沮丧,似乎孩子身上藏有某种神秘的古怪,不禁震惊连连。
说起来,这孩子不哭不闹也就罢了,谁知小嘴不时地张着嘴,想牙牙学语,却丝毫发不出半点声响。
后经十天半月每日细心观察,夫妇俩联想到一种恐怖的可能。
直吓得夫妇俩几乎语无伦次,当反复得到确认后,不得不承认,孩子有可能是个说不出话的“哑巴”。
不仅如此,夫妇又尝试对其发出一声声的呼唤,反而愈加感到莫名的惊惧。
此子仿佛天生充耳不闻,对来自外界的声音,丝毫不引起任何反应。
对此,夫妇俩如遭当头一记闷棍,万不料,这孩子居然天生还是个“聋子”。
顿时,吓得苏家上下尽皆六神无主。
结反复测试无数次后,夫妇俩犹如五雷轰顶,简直绝望惊恐到了极点。
幸亏,使夫妇稍觉一丝心安的是,此婴呼吸心跳,及五官四肢皆活动自如,并无其它不适的表现。
尤其是,一双一尘不染而晶莹透亮的眼睛,毫无异样般的滴溜溜转动不停。
可苏氏一家心急如焚,以为就算其它方面都没问题,但毕竟长大以后,无疑将变成一个废人。
……
从此以后,夫妇带着小儿,开始了四处求医问药之路。只当死马成活马医,期盼早日出现奇迹。
二人几经斟酌,还是给孩子起了个听来较为吉利的名字。
“苏浩”,由此而得名。
随着苏浩一天天长大,身上的“老毛病”始终未见好转,使夫妇二人越发一筹莫展。
不过,夫妻亦不气馁,而是不离不弃的四处坚持求医访药。
幸亏,苏家也称得上当地一方大户人家。家底颇为丰裕。否则的话,恐早已捉襟见肘而实难为继了。
时间过得飞快,苏浩转眼长到了三岁左右。依旧口不言语,耳不闻声。
至此,夫妇二人愈感心灰意冷,无奈失望之下,内心说不出的酸楚难言。
此后,发生在“浩儿”身上的怪异之事,越发地变得明显起来。
突然,某一天,苏浩莫名开始沉睡不醒,且持续时间,竟长达六七日之久。
这可吓得夫妇二人焦急万分,以为受了风寒所致,立即给孩子熬了些醒神汤药。方才渐渐缓过气来。
可没过几日,情形又变得愈发糟糕,苏家上下急得是一阵团团乱转。
正当苏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意外巧逢一位自称可药到病除的“名医”。
孰料,名医对苏浩一番探视,留下一副处方,并告之仅需月余,即可痊愈。
苏氏夫妇自然不敢大意,夜以继日地谨遵医嘱行事。结果丝毫不见好转。
求医无果,致使夫妇越发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感到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是好。
情急之下,经夫妇反复斟酌商量,只得无奈地踏上了求医之路。
……
这一日,就在夫妇求医途中,恰好凑巧碰见到一位擦肩而过的长须老者。
老者背插一柄破旧拂尘,从远处摇摇晃晃似的,朝苏氏夫妇行来。
看起来,老者颇有些邋里邋遢的样子,显得疯疯癫癫之状。
当然,夫妇俩抱着孩子正匆忙赶路,并未多加理会,定睛一瞧,方知乃一游方道士。
老道笑眯眯迎面走来,刚好瞧见夫妇二人的举动,双目一眯,不经意间朝夫人怀中的男童扫了一眼。
“咦……?”老道嘘惊到。
苏氏夫妇闻言,微觉一愣,看了道士一眼,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步伐,往前方急赶而去。
转瞬,夫妇展开轻功身法,一下将老道远远甩在了后面,足有三十余丈之距。
接着,二人头也不回,猛一提速,身形飞掠而去,将距离又扯开了二十米远。
眼瞅着,马上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