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战和之争
永寿宫内,近日总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草味。林翠薇忍住不适,将整碗汤药喝下后,拿起颗蜜饯含在嘴里。
“孙太医,”永寿宫的宫婢念夏引着孙至琦到殿中,“皇后娘娘近来头痛频发,往些年,初夏至,身子也会恢复些。今年不知为何,天儿越来越热,娘娘倒越来越疲乏。”
“皇后娘娘饮食如何?”孙至琦问道。
“日头渐热,娘娘每日都爱吃些冰胡儿,”念夏想了想,“这宫中不只娘娘爱,贤妃与淑嫔也时常吃。”
孙至琦摇摇头,“古语常言:春捂秋冻,如今刚至初夏,万万不可大肆饮用冰胡儿。”
念夏点头,“孙太医,等下您也得劝着点娘娘,做婢子的怎敢以下犯上,跟娘娘絮絮叨叨。”
孙至琦替林翠薇诊过脉后,又替她开了几副药方。“娘娘,近来您胸膈满闷,头目眩晕,臣备了些陈皮丁香做成茶包,每日代水饮泡茶即可。”
林翠薇点头,又拂拂袖子,示意孙至琦退下。
“皇后娘娘,请怒老臣多嘴,”孙至琦思虑再三,又说道,“娘娘多年前因大悲伤了身子,若再不爱惜,他日一旦染疾,便是摧枯拉朽之势。”
“孙太医有心了,本宫自有分寸。”林翠薇挥挥手,念夏适时上前,将她扶去殿内。
拂晓刚至,众文臣武官来到奉天殿,褚亦枫拿起冯安整理过的奏折,快速地过目一遍。
“陛下,老顺宁王之子朝鲁入京已有些时日,如今按外宾礼数住在鸿胪寺。”鸿胪寺寺卿万堂上奏,朝鲁已通过礼部上表多次,无奈陛下并无半分示下。
“礼部认为,该如何处理?”褚亦枫将话头抛向谢赞。
“回陛下,礼部向来低于吏部和户部,并无参政论政之实权。”谢赞回道,“而鞑靼王子的接待,礼部已按制进行,并无怠慢或是逾制。”
“鞑靼想恢复封贡互市,此事众卿如何看?自册封老顺宁王已有二十年,鞑靼跨过金边壕屡扰我大炎百姓起,互市便中断。”褚亦枫说道。
“鞑靼想重拾旧情,无非是内部王位争夺政变,无暇顾及其他而已。”邱时闻上前,他眼神一瞥,看向许晋,“鞑靼向来不守信诺,春夏之时,他们假装安分守己,一到秋冬,便蠢蠢欲动,越过金边壕,屡屡骚扰我大炎边境。”
“若次次皆默许纵容,鞑靼必会以为我大炎兵力虚弱,全无血性?”邱时闻最后一句再加重筹码。
“左相此言差矣,两边交战,狼烟烽火,受苦受难的始终是百姓。”许晋上前奏言,“若能恢复互市,就此止戈,也是利朝利天下万民之益事。”
许晋的话让邱时闻眼尾一收,他二人向来都是同气连枝,为何今日在鞑靼一事上与自己唱反调。
“许大人有失偏颇,”兵部左侍郎陈文举也加入,“边陲小国屡次进犯,若不将他们斩草除根,必然遗留后患。”
“我大炎将士向来不惧打仗,尤其是言而无信之小人。”陈文举是武臣,他的理念便是:无论何人进犯大炎,直接开打。
褚亦枫又望了眼堂下众臣,战和两派都有自己的原因和打算,只不过朝鲁多次上表,诚心可鉴,直接回绝岂不太伤人脸面。
况且朝鲁与巴雅尔不同,他有着鞑靼部不及的聪慧和长远想法,并非只是一介莽夫。
“朝鲁在京已逗留不少时日,再不接见恐会生变。”褚亦枫抬手,“五日后,赵淮舟便会抵达京城,彼时述职宴请上,宣朝鲁觐见。”
“遵旨。”万堂回道。
养心殿内,褚亦枫慢慢地起身,提起笔写下几个字。冯安小心地走过去,悄悄地瞥了眼,褚亦枫写的三个字乃:顺宁王。
“陛下,”冯安替褚亦枫收起那页宣纸,“沈指挥使候在殿外呢。”
“宣。”褚亦枫颔首,坐回大椅。
沈缨进殿后,并无多言,冯安便识趣地遣走所有内侍及宫婢。
“陛下,”沈缨恭敬道。
褚亦枫勾起手指,示意沈缨靠前。“巴雅尔如今还在鞑靼部内?”
“回陛下,探子回报,巴雅尔近来在瓦剌等周边部落游走,妄图扶植势力,承袭顺宁王王位。”沈缨拢拢眉心,“南盟部落,并无异动。”
“四娘子出生于南盟部落,定然不可能支持巴雅尔,不过瓦剌及其他小部就难说。”褚亦枫眼色微变,“赵淮舟何时抵京?”
“初八酉时便可到达。”沈缨抬起眼眸,“陛下,若与鞑靼真要开战,兵器及粮草,恐后援不及。”
“朕自然心中有数,朝鲁此次来京,多番上表恢复互市,无非是想要我大炎的册封,让顺宁王王位来得名正言顺。”褚亦枫又叹口气,“我将煜儿放到陇原,也是不得已为之。”
“陛下,怒属下多嘴,四皇子体弱,去了西梁边境的陇原,那边风沙极大,环境恶劣,恐怕他的身子?”沈缨又不敢再说完余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