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绝对的霸主
锡兰岛东南沿海,距离海岸300米外的海面,五艘战舰一字排开。
李天心、沈浪、熊猫儿等人站在甲板上,人手一个单筒望远镜,正自观察烟雾袅袅的海岸。
后世的斯里兰卡,森林覆盖率仅剩30%,可如今的锡兰岛,却尚有50%以上的覆盖率。
距离海滩不远处,就是一片片浓密的森林。
此时在森林边缘,有许多光着膀子,皮肤相对明人较白,西方面孔的人,正架着一口口大铁锅,在锅下烧火。
五艘巨型战舰的到来,自然惊动了那些人,纷纷聚在岸边观望,过不多时还有一群挎刀持矛,身穿盔甲的军士赶到。
五艘巨舰很显然震撼了那些人,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这些年轻一代自然没见过大明的宝船。
熊猫儿一边观察一边问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李天心放下望远镜,解释道:“煎盐,以前咱们中土尚未掌握晒盐法时,同样是用此法取海盐。”
“此法不仅耗费木柴甚巨,效率也十分低下,不过锡兰岛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用这种法子制盐,倒也绰绰有余。”
“可惜此地矿产资源匮乏,煤炭是没有的,补充一下粮食和淡水即可,煤炭等到刺儿可东弻琶罗一带再补充。”
沈浪等人自无异议,从格雷特海峡过来时,他们刚刚补充过一波煤炭,目前还十分充足,足以支撑到刺儿可东。
中土王朝惯于通过方位来定位外邦,如东方称“夷”,北方称“胡”,南方称“蛮”,西方称“狄”或“戎”。
对于非洲倒是没有统一的称呼,只对某一地区有一个特定的代称。
如称呼肯尼亚蒙巴萨为“慢八撒”,伊朗阿巴丹地区为“忽鲁莫斯”。
李天心口中的“刺儿可东”,则是明人对亚丁湾地区的称呼,“弻琶罗”则是指索马里。
当年郑和下西洋,最远曾到莫桑比克海峡,也就是马达加斯加一带,对于非洲是有一定了解的。
非洲黑人被统称为“昆仑奴人”,欧洲人则是“欧罗巴人”。
欧洲诸国中,罗马地区被明人称为“大秦”,法国称“高卢”,西班牙和葡萄牙叫“佛郎机”,英国叫“撒克逊”,俄罗斯叫“基辅罗斯”。
随队的十数名语言学家,学习的正是这些国家的各种语言。
语言学家的领队叫许法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精通十数种天竺语,佛郎机语也颇有研究。
还有人精通撒克逊语,也就是古英语,李天心上辈子的英语是过了八级的,但古英语跟后世有些不同。
在跟队伍中的语言学家学习过一段时间,两相对照后,李天心倒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古英语。
不过这个时代的英国,还不是那个“日不落帝国”,甚至尚未开启殖民时代,他们要到十八世纪以后,才开始称霸之路。
目前主要是佛郎机,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航海时代”。
所以除非是主动去撒克逊,否则李天心的古英语,是基本派不上用场的。
郑和下西洋最远也只到非洲东海岸,过了这个范围后,其他人便是两眼一抹黑,唯有李天心了解。
可他又不能说自己了解,毕竟他不该有了解的途径。
地理知识跟数理化不一样,后者可以说是自己领悟研究出来的,前者若没人真的到过那地方,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李天心说完后,便下令放下小船,准备登陆。
宝船一般是不敢靠近岸边的,倒也不单单是安全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怕触礁或者搁浅。
便在官兵水手们放下小船,准备上船登陆时,海岸上忽然响起一阵喧嚣声。
船上有望远镜的军官们,连忙重新拉开单筒望远镜,往岸上望去。
却见此时岸边一片大乱,一支大约有千余人的骑兵队,突然自海滩拐角后冲杀而来。
因为沙滩较为松软,马匹踏地几乎没有蹄声,故而这支骑兵队,起到了一个奇兵的作用。
那些原本正在煎盐的人,遭到无情屠杀。
之前那帮挎刀持矛的军士,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没来得及组成战阵应敌,很快就被骑兵冲散,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然后被阵列齐整的骑兵队来回绞杀。
锡兰岛相对比较落后,还处于冷兵器时代,并未发展出火器。
这也是为何数十年后,当佛郎机的欧罗巴人来到锡兰,可以轻松在此进行殖民统治的原因。
李天心见此,对身后传令兵道:“传令下去,让兄弟们自由射击,专门射杀那些骑兵,瞄准一些,不要浪费子弹。”
“是。”
背着短波电台的传令兵,立刻通过电台,将命令传达给其他四艘船。
如今有了短波电台,自然无需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