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启-偏隅白发人,江湖百晓生(上)
受了招揽。
“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呢?”萧遥看了看周边的人儿,什么样的组织可以吸引这一帮“有趣的人”呐……
………………………………………………………………………………………………………
庭院深深深几许?
唯有声声琴音鸣。
在一处不大的人造小湖之中,清澈的湖水下有数条鱼儿在欢快的嬉戏着,而平静的湖面上,除了漂浮不定的浮萍,和一张张背水朝天的莲叶及莲花外,湖中心处还有一座石亭。
亭子上端有四角一顶,四角正对东南西北四方,且各刻有一头异兽,依次为龙、凤凰、麒麟、龟此四瑞兽,上顶为云为苍穹,如守护神镇压四方,以护苍天一般。
亭顶之下则是四根都刻有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的石柱,柱与柱之间均挂上一张轻纱,令人无法一窥究竟。在石柱下,亭子底部是一朵巨大的白色石雕莲花,一片片花瓣由外至内向中心收拢,就像把整座亭子托在莲花上,浮于湖中。
阳光,没有任何阻挡的轻抚着湖面和石亭,波光粼粼,连带亭子也在其中“闪闪发光”。
亭中轻纱之内,即琴声所由来之所,但却被纱面阻挡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听到一声声古琴的低吟轻唱。或哀伤,或欢愉,或无奈,一切尽在不言中。哪怕是水平如镜的湖面,也不禁泛起了一朵朵花一样的涟漪,恍惚间,似乎有一个个音符、一圈圈的旋律在湖面上雀跃舞动。
主题音调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在中后段更是达到了乐曲的高潮,如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般隐逸之士的潇洒自得,又如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般豪放之人的放荡不羁,跃然曲上。期间更是以不知何种高明的手法,弹奏出强烈的音响,应和着不断切分的节奏,竟叫人一时间如同置身于巍巍高山之上,耳边还可听闻樵夫咚咚的斧伐之声,甚是出神入化。
也当得有“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的评价。因为如果有熟悉古典乐曲的人在现场的话,肯定一下子就能够听出,这是华夏十大古典名曲之一的《渔樵问答》。
君不见,耳畔之音出何琴,唯有余响绕亭无断绝;君不见,抚琴之手出谁人,唯有一抹白影留于纱间。只能见,微风习习,轻纱微摆,莲叶田田;只能见,湖心一亭,亭边一舟,舟上一人。
湖上有轻舟划来,舟上之人乃一古稀老翁,虽已是双鬓沾雪、面染寒霜、脸纹如刀,但也掩盖不住神采奕奕的双眸,仿佛还能从其眼底看到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影子。
“小少爷的琴艺又有所精进了,让老朽甚是沉醉呐,差点就连船都划不动了!”
小舟慢慢地划到莲花亭前,只见老翁向着亭子躬了躬身,老脸上满是赞叹之色。
“铮~”
琴音夏然而止,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从亭中传来:
“孟老,我都说多少次了,您直接喊我名字就好了,用不着这么见外的。”
闻言,老翁却是笑而不答,仅是眯着双眼慈祥的看着莲花亭边的轻纱,目光仿佛能透过它,落到亭中之人的身上。
“祖辈们果真没有说错,孟家人呀,都是一个倔性子呐。”
莲花亭中之人继续苦笑道,即便是不见其人,也能够通过他的声音感受到他的无奈和亲近。
“呼~”
阳光似乎被飘来的云朵所遮挡,收敛了炙热的光芒,湖中亭也半遮半掩地躲在了其阴影下。随即,便有一阵大风忽然扫过湖面,向莲花亭席卷而来,立场不够坚定的纱帘便随之摇动起来。虽是微风过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便是暴露了亭中之人。
“亭中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仅仅是对亭中的翩翩少年的瞬间窥视,被亭中之人称作孟老的老者便有感而发地说道。
其实他也并不是第一次看见男子,相反,作为男子管家的他可以说是看着男子长大的人。但是,无论多少次的接触,他都可以感受到男子身上的那种特殊气质。那是一种不属于男子这个年纪该有的高雅淡然气息,是不加粉饰的、自然的气质,似乎这个男人天生便有一双洞彻世间万物的双眼,以及一颗坚韧不移的心。故而每每接触,总能够叫孟老惊叹不已。
“呵呵呵,孟老,您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男子并没有完全否定孟老的说辞,浅笑着道。
“哦?愿闻其详。”
孟老也来了兴致,他可是知道亭中之人的秉性,毕竟在他眼里男子一直是个谦逊内敛的孩子。
“‘人如玉’这三个字当不得,无非就头发和脸白了一点,还不至于如玉一般。”
只听,亭中之人先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然后接着说道:
“不过‘世无双’这个三个字嘛......确实如此,只怕这世间是无我这般人了!”
话虽如此,但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