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还不快坐下歇歇。喝杯茶,杨红!”
老夫人不便于行,又舍不得买人的钱,也就家里女子轮流着照顾,之前还有杨柳依经常看着,眼下人一走,不就落到杨红头上了。
听到了人唤,杨红收起话本子,轻啧了一声,还是听话的去倒了。
“嘿,瞧我都忘了正事。街口看着那官员往你家来呢,哟呵,穿这那红衣绣猛兽,面如威严黑青天,骑着个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就往说是要往你家来呢!”
“什么?!我杨家清清白白,普通人家,哪里会有事惹得官爷上门呢?”
“扣扣。杨家有人吗?杨家有人在吗?”
“祖母,这可怎么办!”
杨红到底还是个花季少女,见着官爷登门 ,她一下就吓得花容失色。
“慌什么,你回房去,从侧门把家里几个爷们唤回来。”
老夫人斥着杨红,见着她慌慌张张的跑偏门去,又摇了摇头。
“张婶让你看笑话了。”
“没事,我看那官爷可是一个人来的哩应当不是什么坏事。”
张婶安慰道,老夫人撑着拐杖前去门口。那蓄着胡须胡身着红色官袍的人牵着马缰绳,高头大马乖顺的在一旁。
见了步履蹒跚的老夫人,那人也不急,待她到了门口,才一抱拳行了见面礼。
“老夫人,我是受知县老爷之命,特地来送赏赐的。”
“赏赐?我们家有谁立了功?”
“是杨家二姑娘,杨姑娘是个有才的,把头疼了试点官许久的问题解决了,那记账方法真是妙极了,据说上官还要向上头禀报,推向全国呢。这不得好好褒奖。”
说到这功绩,官爷还特意提高了嗓音,想来他也是知道市井人家若是不清不楚见着官爷登了门 ,那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的。
说完,他将马背上一个朴素的小箱子扔给随行的仆从,令仆从送进去。
还有两个人特意将纂刻了“开明之家”,县老爷还盖了官印的木牌挂在了门口上。
“这是县老爷听说杨家让女子读书,还个个都是人中之凤,亲自写了牌匾送给杨家呢!”
“好好好!”
老夫人一向最在意名声,眼下是笑的合不拢嘴。这下谁不知道他们杨家开明风气,女儿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呢!虽然不是男儿有些可惜,但是总比那些做不出名堂的人来的强的多了去了。
“官爷进来喝杯茶歇歇吧。”
“不了,我还有公务在身,就先退下了。”
“好,官爷慢走。”
一听有公务在身,老夫人也就不留他了,笑眯眯的目送人走,哪还有半点严肃样。
“老夫人,这下可真真是老夫人了,四个儿子出息,连孙女都是不饶人呢。一个去了京城当女官,哟,我们老百姓的哪敢想京城啊。另一个在县城受了县老爷赞赏。真是好福气啊。”
张婶惯例嘴上调侃,心里虽然羡慕可到底是没坏心的。反倒是吃了一顿大瓜忙着去街头街角说呢。
刚好除了在农村的三房,在异地做官的四房,大房二房也要回来了,老夫人就没留她。
张婶走了没多久,就见大房的人急急切切往回赶,连一向最重仪态的柳卿梧发髻乱了也无心理。
“娘,听说官爷为着柳依这丫头上门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柳依那丫头在哪儿呢。”
柳卿梧身为亲娘焦急的不行,杨爹爹也是向着亲娘问道。
这一路他们不是没想问路人,只是都收到了神情怪异的脸,最多就是一句“你们可就享福了”,旁的倒是一句都不肯说了。
唯二的两个女儿不在身边,有什么可享福的!这不,夫妻俩赶紧火急火燎的赶回来。
老夫人早早平静了下来,一贯严肃的脸上不见几分情绪,只有上扬的眉梢露了几分喜意。
“急什么,这么大个人了。是好事,等着二房一起来了再说。”
老夫人细细啄着茶,喝着茶沫了也是喜滋滋吃了下去。
不久在绸缎铺的二房也是赶了回来。
看着能来的人都齐了,老夫人才说出事情。
“官爷来夸柳依帮了试点官的忙呢,评了我们杨家是开明之家,还送来了赏赐,足足二百两银子。”
老夫人缓缓打开盒子,白花花的银子亮了众人的眼。
杨家是富贵过的,可是这一下就二百两银子那也是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