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篇 第075章 世兄来访
在亲戚们们离去后,家里面又恢复了平静。 柳荃继续相夫教女,周氏则是带着孙子遛弯,而齐誉也开始静下心来,捧起了久违的书本。 家里很平静,也很安静。 但外面却是风云涌动,一片哗然。 最近,拜帝教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首先是官府方面,他们印刷传单,张贴布告,宣传着拜帝教的种种罪行。 府学的学子们也不敢落后,他们群情激愤,口诛笔伐,一副爱国情深的模样。 至于齐誉的那篇《讨拜帝教匪檄》,更成了一时流传的经典。至于原因,府学要求学子们背诵全文呀,不会背会被先生点名批评的。 据说,一些高才人士还将那篇檄文改成了:诗经版、乐府版、甚至还有魏晋之风版。 老百姓们就纳闷了,这些文人天天在磨叽什么哪,一脸忿然,就跟死了亲爹似的。后来才弄清楚了缘由,哦,原来是那邪教侮辱了文圣孔夫子。 对于藐视孔圣,百姓们也同感愤慨。 是的,圣人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几近于神的存在,绝对不可亵渎。 可不要小看民意,万涓成河,老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星子,也能形成叠叠巨浪。 齐誉认为,偌拜帝教失去了群众基础,那就成为了无根之木,嗝屁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官府也开始正式征徭役了。 各级衙门都张贴出了征役布告,抽调男丁,大修长城。 又是一片哗然…… 老百姓们刚开始时还很恐惧、很抵触,但是,府衙的工作做得很好,他们悉心解释着其中的细节和疑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们的紧张。 似乎,这一次修长城,并没有传言中说得那么可怕。 嗯,确实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抽调的人数,并没有之前谣传中的那么多,而且,徭役的总体时间拉得比较漫长,而役工在服役期间也有适当轮休。 其次还有待遇方面,这次修长城国家是付钱的,并不是无偿地使用人力,据说连吃的和住的都提前做好了安排,保证不会出现饥不果腹和病无所医的情况。 当然,若不想服徭役,你也是花钱可以来赎的,至于多少银子一个人,那就要看地方官的心黑不黑了。 总得来说,这些优待全都是皇恩浩荡! 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处于是盛世,国库有钱,所以才显得那么大方和人性。 齐誉同样也认为今上是个好皇帝,他重视民生,不过度地透支人力,这一点非常难得。 尤其是,他拉长了整个工程的时间,不急于求成,非常睿智。同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年完成和十年完成,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付出的代价也不一样。 除了修长城之外,还有一条很大的新闻。 抗倭! 是的,朝廷已经出动了大军南下,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国沿海百姓的安宁。 于此同时,皇帝还下令在江南大建造船厂,欲打造水师。 皇上很有信心。 剩下的就看武将们能不能打出气势了!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天气有点冷,降温了。 现在是冬天,天黑的比较早,日头才刚刚落下,每家每户就开始关门,以把凛冽的寒风挡在外面。 周氏怕孙子着凉,早早就将孩子关在了屋里面,柳荃则是准备着晚饭。 偏房内,小彤正做着彭夫子布置的家庭作业:临摹着馆阁体! 相比之前,她现在终于有了点女学生该有的样子了。 齐誉指点了一会儿女儿,而后便在院里负手踱步,默诵着经典文章,消化着今天的所学。 砰砰…… 忽然,大门被扣响了。 齐誉走上前去,将门拭开。 却发现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书生,他眉目隽秀,举止规矩,似乎是个很谨慎的人。 “在下齐誉,不知阁下来访所谓何事?” 那书生施了个礼,回道:“哦,你就是少丞世兄?失敬失敬!” 世兄? 听这话的意思,莫非祖上有过交际? 可是,我祖上却是农家呀! 齐誉按着困惑,问道:“阁下是……?” 那书生一笑,道:“我乃孟岚山之子孟既明!” 啊! 原来是先生的儿子,这么说,那声世兄的叫得还真是名副其实。 “请!” “请!” 齐誉打开正厅,让进他高坐。 坐定后,又忙让柳荃奉了好茶,之后才开始闭门而谈。 首先还是寒暄,礼仪是少不了的。 虽是寥寥几句,齐誉却发现,这位孟师兄谈吐文雅,说话井井有条,甚有乃父之风。 而他的名字既明,也是有典故的。 《诗经大雅》中尝言: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他这名字之中,就饱含了明哲保身的寓意。 很符合先生的理念。 之后,两人就互报了年龄,孟既明年长,故齐誉呼之为兄。 孟既明笑道:“要说起来,愚兄我还要感谢你呢。” 齐誉道:“呃……这话从何说起?” 孟既明呷了口茶,缓缓道:“若不是你的那幅《大奉疆域图》,或许我早就被贬谪了。” “地图?此话怎讲?” “呵呵,莫急,且听我慢慢道出其中原委……” “兄长请说。” …… 齐誉万万没有想到,那幅地图的背后居然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是的,故事还很曲折。 原来,那幅《大奉疆域图》通过孟岚山之手,暗地里传到了孟既明的手里,而后,他又作为是宝物,秘密贡献给了先帝,作为是万寿节的贺礼。 按照孟既明的说法,他这么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免罪。 事情是这样的。 在去年时,身处大理寺寺正的孟既明因‘政见’不和,受到了上司寺卿的排挤,于是,他便向父亲孟岚山写信求助。 当时的孟岚山正在永川府守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