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村(五)
新的临床组吴教授风格果然跟上一组完全不同,可能是因为刚开始独立带组没多久,也可能因为女教授心思细密谨慎,凡事亲力亲为。
每个新病人都需要她亲自过问全程直到病人出院嘱咐相关事宜,半天的查房跟下来,甄予觉得自己又回到了Lv.0,之前三个月只能算作游戏的新手引导阶段,在NPC董代平的引领下甄予只是熟悉了游戏操作界面和基本技能释放。
吴教授对每个新病人做完体格检查,带领组里的小医生们走到病房外,仔细地讲述病人的异常体征,分析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炎症/代谢/自身免疫/退行性/肿瘤/外伤/血管性/痫样放电等等),再根据这些思考交待医嘱,有理有据的分析让甄予大为震撼、又如获至宝。
神经内科的体格检查与其他内科外科有比较大的区别,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定位诊断”。
其他学科涉及到的腹腔脏器、五官都位于人体相对局限和固定的位置,根据病人的症状多半能很快找到疾病部位,例如左侧胸痛首先推测心脏和肺、右侧肋下疼痛首先推测肝脏和胆囊、脐周疼痛推测肠道、女性小腹疼痛需要考虑妇科疾病。
但人的神经系统遍布全身四肢百骸,脑和脊髓可谓是司令部,故被称作中枢神经系统。
从司令部神经元发出的神经轴索类似于负责不同功能的电线,经过各部门层层换级,延伸至全身各处乃至指尖的神经末梢,形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还有下级小兵——肌肉纤维,所以肌肉疾病里有一大类也归神经内科诊治。
所以,神经系统好比张铺于身体里的一张超级电网,神经内科医生首要任务是弄清楚何处的电路受损,才能再接下来寻找受损的性质,是静电短路(痫样放电)、人为被破坏(外伤)、或是巨物压迫(肿瘤)等等。
通过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将可能的神经病变锁定在某几个区域,再安排辅助检查加以验证,为最终确诊提供经验+实证的双保险。
甄予顿悟了这些之后,忽地感觉到医生与办案警察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先通过经验分析缩小范围,再通过确凿的证据下结论;
她又有点小傲娇起来,这种逻辑推理性是远胜于其它学科的,很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董代平他们上二线班被其他科室要求必须去现场看病人的心烦和无奈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其他科室的医生总认为神经内科医生拿着叩诊小锤对着病人敲敲膝盖,就像捏了一个诀,能瞬间知晓病人的症结所在。
甄予之前跟随董代平查房,董代平能从病人的三言两语就推断出大致的可能性,挑着几个最相关的体格检查做一下,也是算无遗漏的,只是董代平不擅长教会别人这件事;
但像吴教授这样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亲身示范全套体格检查n次,直到甄予轮转这组结束时,吴教授笑眯眯地说把你们教好我们年纪大了才指望得住。
甄予才恍然大悟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羞愧于这么晚才体会到吴教授的拳拳师者心。
这天下午,吴教授从门诊收治了一位痴呆和行走不稳的中年女性病人,正好在甄予管的病床上。
甄予在病房里依葫芦画瓢地对病人做了全套的体格检查,发现病人丈夫特别细心和关切,夫妻二人看起来是朴素的普通人,笑容让人踏实。
甄予内心还挺触动,虽然临床工作时间不长,从病房里现有病人的比例分布也能大致感觉到,病床前殷勤周到的男人不太多。
她回到医生办公室,写完病历暗自在心里学着吴教授分析了一通,然后跟其它小医生闲聊起来,称赞这位难得一见的好丈夫。
吴教授少见地下门诊后没有回病房晚查房,甄予按照化验套餐模板,把常规的都开了提交上去,这样第二天上午查完房大部分化验结果都出来了,对快速判断病情有一些帮助,随即大家踩点下班了。
回家的路上,陶任云和万木的微信消息同时跳了出来,甄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先回复陶任云,原来陶任云是找她一起带着也想去健身房锻炼的。
陶任云是个爽朗朴实的姑娘,遇事不像甄予一样敏感地先内耗一通,她能想起来要锻炼减肥,主要是外科手术餐实在油大、外科下班后啤酒烧烤聚餐又多,另外天天搬动病人上下手术床也需要增强体力。
但是陶任云遇到健身房的火辣推销也发怵,跟甄予一起找个女教练再好不过。
甄予回复陶任云说那我在健身房等你,随后改变了回家路线,走向了有段时间没进去的健身房,这着实因为最近在吴教授组里甄予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下班回家有很多东西要恶补,留给锻炼的时间寥寥无几。
接着查看万木的消息,“上海的医院没有想象中的难,我收到了两家医院的录用通知,不过还不是心目中的top医院”。
甄予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内心的涟漪,一串牛逼回复了过去,回完又觉得有点粗鲁,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