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请旨,留在中都跨年。
这次,总算遇到您了。”
元嘉十九年,春闱过后一段时间,魏溪亭的确身在中都。但他万分肯定,对此人所说,当真半点印象也无。
想仔细询问,又怕滋生误会,只好缄口。
接近午饭时辰,周元热情地邀请他共进午膳。
“在下需进宫静待,待早朝散后,面圣述职。时间不早,得先行一步。”
“那是那是。”周元表示理解,“正事要紧。您哪天有空,在下摆一桌,好好敬您。”
对方热情似火,魏溪亭不好把话说得太绝,含糊应下。
歇上一阵,整个人好多了。
浮生记酒楼和乾德门相隔三条街,约十里路。
回宫面圣,本就是托辞。他不赶时间,打算慢慢走走逛逛。
谁知,刚走没多远,周元乘着辆马车追上来。
“魏郎君,我看您有些疲累,宫门远,坐车过去吧。”周元跳下车,主动安放脚凳,邀他登车。
内心颇觉无奈,但人家好心好意,魏溪亭不好拂之。
于乾德门外分别,周元非要目送他进宫之后,才肯离去。他又不得不闷头过宫门。
到七星桥附近,正巧撞上散早朝。
此刻调头转向北苑,已然来不及。
年初,因李书音赴燕之事,他和朝中好多人争吵,甚者闹到赌上身家性命的地步。
眼下正面碰着,显得尴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有人眼尖发现了,忙对魏荣道:“魏相,您看那位小郎君,可是府上七郎?”
众人顺势看来,纷纷道:“是勒。”
躲不过,魏溪亭只能迎面上前。
和预想的不同,除了一两个记仇的,其他人都像以前一样,热情地跟他寒暄。
他想回朝中发展,往后免不得和这些人打交道。
在此之前,他还筹划很久,假如真被记恨,需得耐着性子把矛盾一一化解。
不管出于讨好魏荣,还是真心以待,总归而言,别人给了台阶。这已经超出他预期。
明晚除夕,魏荣邀他到相府跨年。
魏溪亭表面功夫做足,躬身道:“若无旁事耽搁,儿子一定回家陪义父吃饭。”
他在御林军当差那三年,几乎不回相府,每年除夕都以值班为由,留在宫里。
魏荣叹气,“为父知道,你表面释然,实际上心里那道坎仍旧跨不过去。
那件事,为父有错在先,你记恨,情有可原。
为父不敢奢求你原谅,只盼着往后的日子,能与你多说说话儿、多见见面。
为父膝下,好几个儿子,就你最让为父省心。为父以你为荣。”
一番话说完,在场之人大为感叹,说父子情深。
魏溪亭含笑垂眸,静静地听。
客气几句,他再次以面圣为由,匆忙告辞。
新帝下朝,正打算回御书房继续处理昨晚未批完的奏折。出太极殿大门,抬眼看见来人叩拜。
“罪臣魏书,拜见陛下。”
瞥一眼他身边叠放整齐的大氅,看着那道单薄的身影,新帝锁紧眉宇,默了默。
“平身。”
“谢皇上。”
“跟朕进来。”
苏福识趣地支走内侍、宫娥。
进到御书房,新帝径自走向木榻,看着矮桌对面,说:“坐那儿。”
“罪臣……”
“如今,你功过相抵,无罪!朕让你坐那儿,你就坐那儿。”
魏溪亭惶恐不安,倏忽跪地叩首。
“朕知你重规矩。此间无人,不必拘礼。”
他依然伏地,道:“臣不可与君平起平坐,有违礼教。”
“你这牛脾气倒是半点没改。”新帝无奈,长叹一息,“罢了,搬张凳子过来。”
他毕恭毕敬地遵令行事,搬张鼓凳,坐到榻边。
“朕瞧你,憔悴不少。这半年在外,过得很难吧?”
“承蒙圣上庇佑,诸事顺遂。”
倒杯热茶与他,新帝开门见山,问:“多的话不说,你跟朕交个实底,你是否愿意入仕?”
一声闷雷在魏溪亭内心深处轰然炸响,惊得他登时怔住。
看他呆住,新帝进一步释义。
“你十岁到朕身边,今已过十五个春秋。你是朕看着长大的,朕比谁都清楚你的秉性、能力。
朕需要一个帮手,但朕不想强人所难。所以,问问你的想法。
你想入仕,朕就倾尽全力为你铺路;你若无意,朕放你走。”
‘帝王心不可测,尤其,像他那样的帝王!’
三哥警示言论犹在耳边。
换作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