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之变以来,我空担公主之名,实与布衣无异。你若觉得喊阿音亲昵,叫我书音也可以。在我看来,叫什么名,不过是个称谓罢了。”
“公主为主,臣为仆,不可乱尊卑之序。”
“去年重阳,在菩提寺,我听见你喊二公主瑶瑶。”
这句话说完,身后之人半晌未答。
最后,她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嗯……兴许因为不太熟。”
短暂静默后,魏溪亭说:“您和二公主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她没再深问。
*
黄沙镇处于四国接壤地带,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繁荣富庶。
因地理位置特殊,利益关系较为复杂,各国心照不宣地达成统一,即无论纷争大小皆不牵连黄沙镇。
以至于,黄沙镇成了类似西浑邙山的存在。进出城门查验身份,相对更宽松。
城内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喧嚣程度堪比中都。
入城后,魏溪亭牵缰绳走路,李书音骑马。
马背上视野广,她扫视四周,找到最近的医馆。
那间医馆占地三层,装潢豪华,店内三两个药童正在备药,一位老郎中在给仅有的病人问诊。
看店面规模,推测白天门庭若市;此刻只有一位病患,也可尽快给魏溪亭看病。
“魏卿,扶我下来。”
临近闭城时分,大伙儿赶着入城,城门处,行人摩肩接踵。魏溪亭不知她意欲何为,把马儿牵到旁边空地,搀她下马。
“怎么了?”
李书音指着对面的郭氏医馆,说:“你得先去看看你的伤。包扎好了,咱们再找住处。”
魏溪亭微笑回话:“住处已经找好。中街有家时来客栈,食宿一体,臣与其东家认识。那儿备有常用药,比医馆更安全。”
“我随便指个地方,你是不是都有认识的人?”
听她打趣,魏溪亭笑逐颜开,“臣在边关待了多年,偶尔出境,到过黄沙镇几回。每次都住时来客栈,一来二去,就熟了。”
口中念着“原来如此”,她点点头,往中街去。
黄沙镇主街中部,时来客栈门前熙来攘往。左邻一家蜜饯果子铺,右邻一个首饰店。前边那块空地支起个棚子,放两张四方桌,各置一副茶具,应是作茶棚所用。
驻足店门口仰望,客栈高三层,外观看,颇具楚国水乡风格。
“七哥。”
二楼中间,雕花窗全敞,一位小姑娘探身挥手,神采飞扬。
魏溪亭笑着招手,将缰绳交给小厮,带着李书音进店。
此店一楼为大堂,二三楼作雅间。
账房先生执笔记账,见到熟面孔,停下招呼:“魏郎君,好久不见。瑶姑娘这几天都不知念多少回,您可算到了。”
话音刚落,小姑娘风风火火的下楼,直奔柜台而来。
戴银铃状额饰,额饰中间坠颗绯色圆珠,不知是什么玉石;头发扎成两股麻花辫垂在前面,发尾绑了根绯色发带,各挂着两颗红玛瑙圆珠;一身绯衣,脚穿墨色小皮靴。
一双眼睛似葡萄,滴溜溜地打量戴面纱的李书音。
李书音亦感觉她甚是眼熟。
魏溪亭在一旁静静地看,也不介绍。
看了会儿,小姑娘忽然试探地唤:“小妹?”
小姑娘年纪和她相仿,谁大谁小尚未可知。
李书音纳罕地看向魏溪亭,他只是浅浅地笑,点了点头。
稍作思考,她转过弯来,终于想起那张脸为什么那么眼熟。原来,在中都菩提寺远远地见过。
李司瑶道:“是我,你二姐姐。”
幼时互通书信,约过几次会面。庆宁元年,李司瑶在外游历,至去岁重阳前才回中都。赴菩提寺见小妹未果,不久,因事离开。
这算二人初次见面。
被李司瑶挽着朝后院去,李书音不太自在,身子略显僵硬。但她二姐自来熟,顾着叙话,没留意到。
客栈前坊后宅,中间由一道长廊连接垂花门。长廊入口竖起牌子,上书“满员”二字。
过了垂花门,进到四合院。
院子宽敞,楼为二层,庭中/央有口水井,离井数丈置有桌椅茶水,撑着遮阳伞。
李司瑶领他们登上二楼,打开楼梯口那间屋的锁。
“知道七哥来,未免不必要的麻烦,近两天,元灵姐都对外称客栈满员。”
说着,指了指邻屋,“我住隔壁。不知小妹一起,没给你准备,等会儿我再给拿钥匙来。”
李书音跟在后边儿,说:“没关系。”
“七哥,稍后我去访客,大概亥时才回,就不跟你们用晚膳了。”
魏溪亭问:“在哪儿?我去接你。”
“北街,不远。小